银行业周度追踪2024年第33周:7月政府债支撑社融 信贷持续清虚

马祥云/盛悦菲/周李宾 2024-08-20 16:52:28
机构研报 2024-08-20 16:52:28 阅读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 计上涨2.7%,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2.3%本周红利及银行板块调整后迎来上涨,银行指数累计上涨2.7%,相较沪深300 指数超额收益2.3%,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3.0%。个股层面,中信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涨幅领先,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股价创新高,预计保险资金持续增配,公募机构对国有大行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

    7 月政府债支撑社融,信贷持续清虚

    本周央行披露7 月社融&金融数据及信贷收支表,政府债券继续支撑社融。社融角度,7 月新增7724 亿元,同比多增2358 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速环比上升0.1pct 至8.2%,主要依靠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支撑,分别同比多增2772 亿元、746 亿元,财政政策发力效果加速体现,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减少808 亿元,为2006 年以来首次单月负增长。人民币贷款角度,7 月单月新增2600 亿元,增量明显回落,存在季节性因素,但在基数下同比少增859 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速8.7%,环比下降0.1pct,且主要靠票据贴现冲量拉动,新增票据融资5586 亿元,同比多增1989 亿元,一般企业贷款同比少增3127 亿元,居民贷款同比多减93 亿元。

    前期监管严格规范银行手工补息行之后,企业存贷款持续受到影响。存款方面,7 月企业存款同比多减2500 亿元,各类对公高息揽储方式继续受到限制,包括纳入活期存款口径的协定存款等产品,对企业存款增长存在明显影响。同时7 月末M1 余额同比下滑6.6%,增速环比下降1.6pct,企业存款的定期占比环比明显上升1.5pct 至73.6%。M2 余额同比增速环比提升0.1pct 至6.3%,M2 增速回升可能和财政存款释放有关。此外,住户存款同比少减4793 亿元,居民存款的定期占比上升0.5pct 至73.1%,存款定期化压力依然明显。

    7 月一般企业贷款同比明显少增312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规模收缩5500 亿元,同比多减1715亿元,银行通过短期贷款冲量的意愿减弱,预计前期部分短期贷款到期后不再续做。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 亿元,同比少增1412 亿元,一方面当前企业投融资需求仍然较弱,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化债压力下投资需求降低。由于前期手工补息对国有大行影响更突出,7 月大型银行新增信贷同比明显少增3236 亿元,中小银行则在去年负增长基数上同比多增3183 亿元。

    居民信贷需求依旧疲弱。7 月居民贷款规模收缩2100 亿元,同比多减93 亿元,其中短期消费贷款单月减少805 亿元,同比多减380 亿元,居民加杠杆消费的意愿持续较弱;房贷为主的中长期消费贷款7 月减少102 亿元,同比少减959 亿元,前期地产新政叠加7 月降息落地后小幅回暖,但判断提前还贷压力依然较重,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存量和新发放房贷利率差值仍然较大。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减少1213 亿元,同比多减691 亿元,一方面小微个体户融资需求可能进一步走弱,另一方面预计银行通过经营性贷款冲信贷规模的意愿降低。

    银行经营层面,预计银行今明两年营收增速依然承压。规模角度,监管指引金融数据“挤水分”后,预测2024 年人民币贷款增量同比明显少增,增速降低。净息差角度,资产端,目前投放实体企业的贷款利率已经持续位于较低水平,预计后续新发放贷款收益率尤其零售贷款收益率仍有下行压力。负债端,随着手工补息被全面规范,同时定期存款逐步到期续做后付息率下行,银行的负债成本率将逐步进入改善通道,缓解净息差压力。

    风险提示

    1、社会实际融资需求持续低迷;2、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