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点评:稀土:第二批配额增速显著低于预期 重申稀土板块底部向上机会
事件:
8 月20 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4 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 万吨、12.7 万吨;2024 年前两批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27 万吨、25.4 万吨。分类型来看,第二批岩矿型开采配额环比+1%至12.60万吨;其中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集团配额数量分别为9.41 万吨和3.19 万吨,分别环比第一批-1%,+5%。离子型配额数量环比第一批-11%至0.9 万吨。
点评:
配额增速显著低于预期。2024 年第二批配额总量和第一批配额总量保持一致,因此测算得出全年配额数量同比2023年仅增加6%。对比2021-2023 年配额增速分别为20%/25%/21%,此次配额增速显著低于往年,和2020 年当年配额增速(+6%)保持一致。
本次未提及预留指标。对比2023 年第二批指标发放时提及的“2023 年设有预留指标,全年指标数量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各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本次通知并未提及“预留指标”,亦未提及“全年指标数量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各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
供需有望显著改善。假设今年不下发第三批配额指标,综合考虑海外矿产量增长放缓和国内废料产量小幅下滑,我们测算2024 年全球氧化镨钕供应增速仅为3%;考虑新能源车、空调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景气,我们测算2024 年氧化镨钕需求增速为9%,因此全球氧化镨钕供需有望显著改善。
重申稀土行业“价格-成本、库存和主流股票估值”的三重底部。自稀土价格在2022 年Q1 见顶后,连跌两年,2024Q1/Q2氧化镨钕均价分别为38.6/38.2 万元/吨(含税),处于主流稀土企业的盈亏线上下波动。且在过去稀土价格下跌预期较为一致的情况下,产业恐慌性抛售的现象亦较为严重,体现在下游磁材企业库存周期缩短和中上游企业和贸易商库存水平均较低;我们测算2024 年1-6 月份稀土表观消费量和终端需求增速分别为26%和40%,意味着行业库存去化水平较高。且以稀土龙头北方稀土为例,目前PB 仅为3 倍,处于上市以来的较低水平。
《稀土管理条例》落地,进一步利好稀土供需和板块估值提升。在2024 年6 月末落地的《稀土管理条例》在进出口、回收进行进一步管控,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其中对于进出口和回收品种的加大管控,有望进一步限制行业内存在的不合规供应的生存空间,有利于改善稀土供给过剩的局面;本次立法扩大监管范围,强化了我国稀土的全球话语权,亦有望提升稀土板块的估值。
关注“两新”行动对于工业电机和汽车、家电领域稀土需求的提升。在大规模设备更新配套措施逐步落地的情况下,考虑目前稀土工业电机节能效果好、渗透率低,我们测算中性情况下工业电机领域2023-2026 年CAGR 高达65%,或为2023-2026 年稀土需求最大增量。国务院7 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购买(报废更新)新能源乘用车、燃油乘用车补贴分别提高到2 万元和1.5 万元;购买2 级及以上能效的家电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5%的补贴。而汽车、家电作为稀土需求的重要板块,亦将有望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加持。
投资建议
配额增速显著下降叠加类“供改”政策限制供应增长,“两新”行动加码刺激需求,在稀土板块目前处在的“价格、库存和估值”的三重底的情况下,看好稀土板块底部回升机会。建议关注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广晟有色、盛和资源和华宏科技。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供应超预期,稀土价格波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