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2024年第18周周报:电力公用以及电力设备行业23年报&24年一季报回顾

刘晓宁 2024-08-21 14:57:11
机构研报 2024-08-21 14:57:11 阅读

  继续看好低协方差标的“四水两核”: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推荐:

      黔源电力+湖北能源,黔源电力现金流强劲,有望享受低协方差扩散行情;湖北能源水火共振业绩大幅向好,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推荐:理工能科,现金流优秀且重视股东回报,油色谱更新换代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提升。

      涨幅回顾:本周推荐组合(等权配置)上涨0.7%,沪深300 上涨0.6%,同花顺全A 上涨1.2%,主动股基上涨0.9%,推荐组合跑赢沪深300 0.1 个百分点,跑输主动股基0.2 个百分点。2024 年以来推荐组合上涨16.97%,沪深300 上涨5.05%,同花顺全A 下跌1.74%,主动股基下跌1.01%,关注组合跑赢沪深300 11.92 个百分点,跑赢主动股基17.98 个百分点。

      电力板块2023 年报及2024 年一季报业绩回顾:传统能源普超预期 新能源压力犹存? 火电概览:受减值拖累,火电板块2023 年四季度业绩整体低于预期,但是标的分化显著,2024 年一季度业绩整体超预期,点火价差走扩。在煤价小幅反弹以及减值损失影响下,煤电板块一线龙头2023 年四季度业绩普遍不及预期,煤电主流公司四季度合计净利润仍然为负(较2022 年减亏),对板块整体拖累明显。但是受益于电力供需格局持续偏紧以及更高的资产平均质量,华东地区省级公司2023 年四季度全部扭亏或实现正增长,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区域分化格局。2024 年一季度大部分煤电公司均实现了高增长,主要火电公司一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煤价下跌带来的业绩弹性超过市场预期。煤电业绩超预期的另一因素为容量电价落实较为到位,有效弥补电价的小幅下滑。

      展望未来,短期来看,考虑到当前全国煤炭供需紧张程度有所缓和,秦皇岛5500 大卡动力煤在800 元/吨左右已停留较长时间,预计煤电板块二季度业绩有望继续改善。中期来看,我们分析煤电板块利润率进一步扩张空间有限,股价进一步表现需要分母端发力,而后者需要政策落地与时间验证。

      水电核电概览:水电在来水持续偏枯背景下,以价补量实现利润增长,业绩出现流域分化;核电表现基本平稳,短期业绩受检修影响。整体来看,2023 年及2024 年一季度水电板块呈现电量低于预期,但是电价涨幅持续超预期的格局,前者影响短暂,后者改变市场中长期预期。除传统的西南电力供需格局趋紧逻辑外,我们分析东部省份寻求低成本电源、国家能源双控收紧等因素正在提供边际力量。就投资逻辑而言,我们认为当前时点以水电、核电为代表的低协方差资产仍有较高配置价值,分母端驱动力大于分子端,业绩利好更多是估值重塑的催化剂。

      与传统电源相比,新能源业绩明显承压。根据中电联数据,2023 年我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合计近300GW,创历史新高。但是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2023 年全年主要绿电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增长2.9%。2024 年一季度同比下滑1.3%,绿电板块从此前的“弱预期”变成了当前的“弱现实”,我们分析主要系碳市场建设仍然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调峰压力极大,绿电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弃风弃光率大幅回升,电量电价同时承压。国家能源局4 月26 日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证电可以分离,为后续进一步提升绿证交易效率奠定基础,但是反转仍需要相关机制理顺。

      电力设备:23 年报及24 年一季报回顾

      电网板块:国内外需求共振,业绩稳健增长。2023 年电网设备板块业绩整体呈现较好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电网和电源建设,以及海外需求增长。分板块来看,由于近年来电网建设以超高压、特高压为主,一次设备公司受益较为明显,均保持较高增长。二次设备受益不显著,增速整体低于一次设备。此外海外需求大幅提高,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出口均有两位数增长,海外布局较早的公司均因此受益。23 年国网一次设备招标金额大幅增长,特高压保持高强度建设,建议继续关注特高压(以及柔直化)、出海等逻辑:(1)特高压及柔性直流:许继电气、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2)电力设备出海:华明装备、思源电气、金盘科技等。

      配用电及信息化:电改推动用电及信息化变革。2023 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重要一年。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电力现货市场时间表、煤电容量电价建立等政策先后出台,进而促进诸如传统电源价值重估、新能源收益构成改变、电力交易业务兴起、储能价值得到体现和评估、用户侧灵活性得到体现等各方面价值挖掘。2023 年有出海逻辑的智能电表公司业绩表现良好,电改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市场空间尚未大规模打开。展望2024 年,消纳压力以及电改推进打开行业天花板。关注电力信息化方向公司机会。重点推荐:理工能科。建议关注:海兴电力、三星医疗、国能日新、朗新集团等。

      电源板块:核电、煤电、抽蓄同时发力。2023 年是我国电源装机大年,其中火电新增5793 万千瓦为2015 年以来新高。核电全年核准10 台核电机组,与2022 年一起创08 年以来新高。22、23 年抽蓄累计核准134GW,煤电22、23 年分别核准89.1GW 和74.3GW显著复苏。在电源建设高景气背景下,相关公司业绩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展望2024 年,在核电、煤电、抽蓄同时发力背景下,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实现较高增长。至于更长远来看,由于我国用电需求存在较强韧性,负荷仍保持较高增长,新能源保供能力差,在高峰期供电方面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仍然需要大量的传统电源建设才能保证供电安全,因此仍继续看好电源板块长期逻辑。建议关注: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江苏神通等

      风险提示:煤电最大的风险为煤价上涨超出预期,电力市场化进度不及预期,水电核电的收益率受到利率环境的影响。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