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信用事件引发的新一轮转债波动
核心观点
近日岭南转债违约+市场报道等引发了一定市场关注,间接催生了新一轮转债的流动性问题,本轮高评级个券多数也未能幸免。
岭南转债违约怎么看?事实上,岭南并非“标准国企”,况且市场早有预期,谈不上突发事件。具体分析:
①国企仅持有5%左右股权,且是22 年底公司经营不善时参股公司,岭南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国企。国企虽是实控人但岭南违约对国企影响并不大,不能简单理解为“国企”违约,理解为国资缺少资金注入可能更加合理;②就结局而言,早在7 月机构就都有预期,对转债市场也不算突发事件。6 月底转债信用事件过后,机构基本出库岭南转债,场内浮筹主要集中在私募、个人投资者等手上。公司在7 月也发布了多个意味明确的风险警示,8 月9 日更提前发布了不能兑付公告,我们认为信用层面或不存在信息差;③岭南转债最大的影响实质上是进一步虚化了债底,再次减弱了低价或高YTM 策略持有到期的策略价值,我们交流下来,大多数机构认为经此事件,后续其他品种的转债外评以及纯债价值都要更谨慎看待;扩展到其他品种的表现上,今天的波动是否全部由岭南转债催化?我们认为大概率是。
各方面看,近两日转债大幅波动或与机构赎回有关。理由:
①高评级个券并无明显超额,AA+、AA 个券跌幅与低评级个券相似,仅AAA 个券表现相对较好;②低价券看似跌幅超过中高价券,但更多是低价券正股跌幅更深;③机构持仓较高个券跌幅更深。可能是某些机构继加速卖出转债挂钩的产品。
后续怎么看?整体机会仍取决于股市,继续局部埋伏、提防偶发波动。操作上注意几点:
①转债估值进入历史低位区间,但这更多意味着泡沫出清。股市趋势能否扭转才是关键触发剂,但还需要更多耐心;②但好在转债债性不弱,且有一定博反弹能力,加上条款博弈配合,个券仍存在挖掘机会;③还有几个关键个券信用事件尚未完全落地,继续提防机构持仓拥挤、减资清偿、业绩期等潜在风险;④我们仍建议关注跌破债底不多+股性尚可+正股“高质量”的品种,尽可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左侧埋伏。
风险提示:债基赎回带来流动性冲击;弱资质个券退市或信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