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策略周论市场:A股积极实施中期分红 重视中报投资机会
A 股公司积极实施中期分红:
截至2024 年8 月18 日,已经披露2024 年中报的A 股上市公司已经超过650家,其中238 家公司公布了中期分红方案,和历年中期分红公司家数相比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而且多数公司的利润分配形式为现金分红,2024 年计划中期分红公司数量较多的行业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化工、食品饮料等。这表明在今年“新国九条”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发布后,上市公司积极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更加重视分红,一年内多次分红的行为进一步增加。
目前已经公布了具体现金分红预案的公司共有136 家。从每股派息的角度来看,每股现金分红比例较高的公司为吉比特、中国移动、甘源食品、键邦股份、西藏药业、长城科技、兆丰股份、双汇发展等。已披露现金分红预案的公司中,多数公司的每股派息集中在0.3 元以下,每股派息大于0.5 元的公司数量相对较少。从合计派发股息的角度来看,合计派发中期股息超过1 亿元共有56 家公司,超过3 亿元共有18 家公司,超过10 亿元共有7 家公司。
其中,中国移动合计派发中期股息约为510 亿元暂居榜首,其他合计派发中期股息较多的公司为平安银行、中国联通、沪农商行、双汇发展、万花化学、分众传媒、华电国际等。
近年来,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的政策不断出台。今年4 月12 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中进一步强化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近年来A 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重有所上升,但是和A 股总市值的上升幅度相比,分红提升趋势不明显,只有2%左右,投资者获得感不足。
从行业来看,高分红行业集中在银行、非银、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其他多数行业分红比重仍然较低。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多举措加大对分红的引导,A 股现金分红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鼓励分红政策持续出台,高分红股票或迎来长期估值重塑,红利板块仍是中长期的投资主线。
一周市场观点:海外衰退预期降温,助力风险偏好修复海外方面,美国公布经济数据后,衰退预期有所降低。美国公布7 月份CPI、PPI 数据,激进降息预期有所回落。美国7 月份未季调CPI 同比升2.9%,前值升3%;季调后CPI 环比升0.2%,前值降0.1%;未季调核心CPI 同比升3.2%,前值升3.3%;季调后核心CPI 环比升0.2%,前值升0.1%;实际收入环比降0.2%,前值自升0.3%修正至升0.4%。CPI 数据发布后,利率交易员降低了对美联储9 月会议降息50 个基点的概率评估。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邦观察工具(CME FedWatch Tool)的数据,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9 月会议上降息25 个基点的概率进一步提升。
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7 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总体平稳、稳中有进。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 亿元,同比增长2.7%。1-7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7611 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6%,比1-6 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当月同比增长7.0%,比上月下降1.6 个百分点。政策方面,国内扩内需政策持续加码。8 月16 日,商务部等7 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提高了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审核拨付监管流程。
整体来看,海外衰退预期有所缓和,美联储9 月降息预期进一步强化,国内政策端尤其是扩内需政策持续加码。当前A 股估值水平整体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水平,股债性价比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中长期机会值得布局,短期建议把握中报业绩相对稳定的方向。
(1)红利:“新国九条”及相关配套政策落地后,市场对分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重点关注持续稳定分红、增加回购和增持、具有并购重组预期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2)周期:工业金属等方向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同时供给相对受限,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工业金属有望继续走强。
(3)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同时具备产业政策支持和景气确定性的方向仍是中长期的投资主线。
风险提示:股票市场风险、技术面指标失效风险、地缘形势影响风险偏好、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性降低、债券市场风险、外汇市场风险、金融期货波动风险、商品期货波动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