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信用风险与评级调整回顾:信用环境整体向好 城投产业表现分化

郑子勋/张紫睿 2024-08-22 21:05:26
机构研报 2024-08-22 21:05:26 阅读

  投资要点:

      24 年新增违约主体有所上升,实质违约与展期债券规模明显下降。1)截至2024 年8 月19 日,今年新增违约主体13 家,较去年同比略有上升,风险仍集中在房地产行业。2)违约与展期债券规模均同比大幅降低,其中违约/展期前债项评级为AAA 的规模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这部分债券主要来自房地产板块。

      评级调整频次略有回升,产业债与城投债主体表现分化。今年信用评级调整频次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下调跨度也整体扩张,主要系产业债主体评级调低次数增多,或受今年经济基本面弱修复影响。化债背景下,城投风险明显压降,评级下调次数大幅减少。

      违约率测算结果显示,24 年国企违约率略有上升,民企违约率大幅下降。

      今年远洋集团、青岛世园集团、岭南生态、西安建工首次出现实质违约,国企违约率略有上升,但整体仍位于较低水平;民企违约率仍高于国企,基于主体数量计算的违约率较去年略微提升,基于债券规模计算的违约率较去年大幅下降,整体上看民企违约风险水平有所压降。

      当前信用环境怎么看?从债券规模层面看,违约、展期债券规模大幅下降表明信用环境确有改善;而结合主体数量层面看,新增违约主体、产业债评级下调主体数量的上升或说明现有信用风险呈现出分散化特征。

      展望后续信用环境,地产方面,行业仍在磨底阶段,信用风险仍在释放,关注后续政策落地效果以及需求端、融资端的改善信号。城投方面,化债政策持续推进,违约风险整体可控,后续需关注城投产业化转型对信用水平的长远影响:一方面,城投转型可能面临政府业务占比下降、多元化经营涉猎非优势领域、对新兴产业进行长周期大规模投资等多种情况,在此进程中城投经营风险或将上升;另一方面,投资者与评级机构对城投的信用评估模式或将发生转变,在跟踪城投与政府关联变化的同时,可能会更侧重于对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水平进行分析。

      风险提示:基本面超预期变化,政策不及预期,假设和测算误差风险,历史不代表未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