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从华为看智能汽车(六):探寻华为车BU盈利模式
华为车BU 业务是如何开展的?
五大解决方案三种业务模式赋能车企。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车BU”)以智能驾驶为核心,包括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载光及乾崑车云五大解决方案。据合作深度的不同,华为车BU 业务分HI 模式、智选模式以及零部件模式。HI 模式为基础,车企根据需要灵活搭载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边界,逐步形成智选模式和零部件模式。其中,智选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根据车型定位搭载更多车BU 解决方案;零部件模式下提供标准化零部件。
华为车BU 三种业务模式如何跟踪?
三种业务模式推动华为车BU 快速增长,目前华为车BU 已扭亏为盈,其中智驾和座舱贡献主要营收,2023 年智驾和座舱约占车BU 整体营收的97.6%。HI 模式下,乾崑智驾为重点,关注销量、智驾渗透率等指标。智驾硬件与软件关注点各有侧重,硬件关注ADS 版本迭代、配置变化及随车标配价格变化,智驾软件主要关注高阶智驾包选装率以及价格变化。智选模式下,关注智选车价格、销量、渗透率和产能规划及渠道建设五大指标。零部件模式下,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为主要关注点。
如何看待华为车BU 三种业务模式?
三种业务模式有望并存,HI 模式空间可期。HI 模式下,车BU 解决方案可作为智能化底座,赋能不同车企品牌。其模式与手机安卓系统相似,不同的车企基于相同底座打造各自品牌以进行竞争。智选模式下,与大众集团下多元品牌布局类似,通过“四界”打造鸿蒙智行生态,并以不同的品牌定位、价格以及渠道进行差异化竞争。零部件模式对标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聚焦智能化增量零部件部分,如激光雷达、智驾算力平台、AR-HUD 等高价值零部件。
投资建议:关注与华为车BU 合作紧密的公司
华为车BU 合资公司落地在即,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多家车企有望参与,共同打造智能汽车产业生态,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我们看好未来华为车BU 合资公司发展前景。我们认为,短时间内智选车仍是车BU 最主要的客户。随着华为HI 模式持续扩容,HI 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合资公司主要增量。建议关注与华为车BU 紧密合作的公司长安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电连技术、星宇股份、华阳集团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测算不准确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