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深度报告:科技产业轮动规律与AI硬件周期跟踪框架
对美国科技互联网行情进行复盘,结合历史规律探究科技周期的底层逻辑和产业轮动规律,构建AI 硬件端中观跟踪框架。
A 股AIGC 行情相对波折且结构分化明显。生成式AI 技术突破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AI 产业链自2023 年以来也演绎出了一定的“AIGC”行情,但是在过去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A 股市场“AIGC”行情总体上较为波折,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尽管A 股相关产业链对于海外巨头如英伟达、微软等存在一定的海外映射,但相比于海外龙头的涨幅,国内相关产业链总体的涨幅是明显较低的,另一方面,A 股AI 产业链中不同细分赛道和公司的涨跌幅分化也较为明显。我们对美国20 世纪90 年代的科技互联网行情进行了复盘,希望结合历史规律探究科技周期的底层逻辑和产业轮动规律,另一方面,我们也构建了AI 硬件产业链跟踪框架,对AIGC 产业最新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美国科网行情看科技产业周期演进规律。美国科技革命行情诞生于宏观经济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信息技术产业崛起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90 年代美国的科技互联网行情同时具备“宽松的货币政策+温和的通胀+密集信息和科技产业政策支持”的催化。当前,我国也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宏观经济环境也处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温和的通胀+密集信息和科技产业政策支持”的背景之下,与科技互联网革命时期的美国有较高的相似度。美国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计算机技术革命的核心突破路径是:计算机处理器微型化→小型个人计算机产品产生→“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加持下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小型个人计算机产品的全面普及→互联网软件应用的全面崛起。对应看本轮AIGC 产业周期的演进规律,本轮周期则是经历了AIGC 技术诞生→AI 端侧产品雏形出现→大模型与算力的全面支持→AI 端侧产品的全面普及→AI 端侧应用的全面崛起。目前AIGC 处于第三进程(大模型与算力的全面支持)到第四进程(AI 端侧产品的全面普及)的过渡期。
AI 算力周期仍在景气上行阶段。需求端来看,北美四大云商2024 年Q2资本支出同比进一步上行至历史高点,资本开支情况和未来预期来看,AI 算力端旺盛需求有望持续到2025 年,英伟达等厂商出货的延后可能影响AI 算力建设的节奏,但需求端的旺盛能够对AI 算力产业链形成较强的支撑。产业链环节中观跟踪来看,各个环节景气度仍然较高,关注英伟达新款GB200 与NVL72 机柜拉动下,具备刚性需求的液冷、铜连接,以及需求旺盛之下,业绩持续验证的光模块、HBM。
AI 端侧产品落地有望带动消费电子新一轮换机热潮。AIPC、AI 手机等AI 端侧产品逐步落地,对生产效率提升明显,同时自然语言指令有助降低使用门槛,AI 端侧有望带动消费电子新一轮换机热潮。在AIPC 助推下,PC 周期上行趋势已初露端倪。手机端出货总体上仍处于2023 年下半年以来的上行趋势中,下半年随着iphone 16 等AI 手机上市,智能手机销售也有望受到一定拉动。2024 年以来,PC、智能手机等出货有所回暖,产业链各环节之中,PCB、光学等回暖较为明显。此外关注AI 手机升级下,对于电池、散热、存储等需求提升。
动量视角下的 AIGC 行情择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充裕的流动性有助推动AIGC 行情,年内美联储降息或对AIGC 行情有所催化。AIGC 换手率低于2%叠加事件催化之下,易出现上涨行情,且周度动量信号能够构成双重验证。此外,DMI+RSI 指标有助于辅助底部拐点的判断。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超出预期,逆周期调节政策不及预期,AI 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