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如何看待上半年各地投资与消费?
研究结论
2024 年上半年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已陆续公布,其中蕴含着当下经济增长格局的若干新变化、新特点。我们对各地统计局发布的信息进行了梳理,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北京、上海的投资增速仅次于西藏、内蒙,原因是各细分项表现较为均衡,此外“挑大梁”省份多数具有更高的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上半年西藏以25.7%拔得头筹,其次为内蒙古(12%),紧随其后的是上海(10.2%)、北京(9.6%)。超一线城市高增速的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仍有韧性,并未构成太大拖累,其中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8.4%,北京-1.7%,大幅跑赢全国水平-10.1%;二是财政压力相对小,企业投资信心或好于整体,体现在第二产业维持较高增长(上海第二产业增速10.7%,北京制造业增速达33.9%,根据相关报道,北京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加快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1.3%),同时第三产业也具有优势(上海第三产业投资10.1%,北京8.1%,全国层面为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若干经济大省数据显示,其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如安徽、山东、江苏、四川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7.9%、15.2%、14.6%、14.2%,高于全国水平12.6%。
化债压力大与基建投资弱并不直接划等号,中央加杠杆或能带来显著影响:(1)京津冀地区基建高增,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分别录得30.5%、21.8%、25.3%,或与去年增发万亿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根据北京市统计局,上半年水利管理投资同比增长4.4 倍,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提升至17.6%);(2)辽宁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8.8%,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整体2.5%,其中基建11.6%);吉林中央项目投资增长43.3%,带动整体投资增速录得5.6%,基建9.2%。
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增速与最低相差接近34 个百分点),各地消费增速的差异较小(不到12 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0.3%、-2.1%、-2.3%,全国水平为3.7%,引发市场关注:(1)餐饮业或有拖累,北京餐饮收入上半年同比下降3.5%,上海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下降3.6%,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吃的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表现并不太差,从中可知餐饮服务可能有更大下滑;(2)关注汽车拖累:根据澎湃转引的上海汽销行业协会数据,上半年上海市新车推算销量、销售额分别下降19.6%、21.6%(作为参照的是,苏州整体消费增速7.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0%,可知城市之间差异较大),或与上海“绿牌”申领门槛略有提高有关。主要大城市中,消费表现一般的还有杭州,其上半年社零与去年同期持平(一季度累计同比为负),其商务局在《2024 年度(1-2 月)杭州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中提到,汽车消费占全市社零的12.5%,1-2 月实现零售额下降16%,在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方面,该报告指出“汽车消费城际竞争加剧……周边城市发放汽车消费券,我市部分汽车消费被虹吸”。
中部、东北等区域表现不差,消费的供给侧下沉趋势明显:(1)以江西为例,小微型餐饮更受欢迎,其上半年全省限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13.3%,位于全国前列。从消费类型看,小吃服务增长29.1%;从规模看,小微型餐饮单位增长16.6%,高于大中型单位10.3 个百分点;(2)以贵州为例,其上半年商品零售增长5.2%,位于全国前列。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6.2%,这可能是电商平台进一步多元化、扁平化的体现。
风险提示
统计数据不能反映最新变化的风险(截至本报告发布,多数地区尚未发布7 月份数据),以及数据不全、各地口径不一致导致结论有偏差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