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双周报:政策双周报债市三大“认识误区”亟待厘清 基金投资政策成焦点

机构研报 2024-08-24 12:16:25 阅读

  宏观基调: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优化外资准入政策(1)扩消费:李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下大力气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促消费要重点抓好增长性、带动性强的领域,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有效促进大宗消费,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关注后续刺激消费的方式是否会超预期。

      (2)对外开放:8 月16 日,李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主动应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新的外贸增长点。8 月19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财政政策: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打好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1)特别国债续作:2024 年到期续作的4000 亿元特别国债将面向有关银行定向发行,期限品种包括10 年期、15 年期,央行长债筹码增大。

      (2)央地财政关系:人民日报发文提出三方面可能发力的方向:首先,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其次,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将适当扩大;最后,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

      (3)财政政策组合拳:经济日报发表题为《打好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的文章,相关专家表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三季度为发行高峰,关注供给压力。

      货币政策:债市三大“认识误区”亟待厘清,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延续(1)债市三大误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当前市场存在三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短期和超长期国债利率影响因素是一样的。二是认为央行近期提示长期国债利率风险,但今年以来却实施了降准降息政策,两个行为存在矛盾。三是认为央行要控制和决定国债市场利率水平。

      (2)长端利率风险:金融时报发文表示“坚决打击债券市场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证券时报发文称“市场参与各方做好预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政策基调: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新华社和金融时报时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金融监管:取消债基税收优惠证伪,建立保险产品利率动态调整机制(1)SPV、债基税收优惠:据财联社消息,监管重申而非限制银行投资公募基金规模,取消债券基金税收优惠的传言不实。

      (2)保险预定利率: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引导行业适时下调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3)商业银行盈利: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仍处合理区间,将引导银行机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房地产政策:“白名单”项目加速扩容,收储资金来源或有扩大(1)政策基调:坚持“消化存量+优化增量”的政策思路,审批通过“白名单”融资金额近1.4 万亿。

      (2)需求层面:泰州市推出“泰10 条”、成都市进一步优化住房交易、长春市出台购房补贴政策实施细则。

      (3)供给层面,江苏无锡国企首推异地置换,肇庆市优先考虑中心城区已建成存量商品房。

      风险提示:

      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宽信用进度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