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周报:保交房目标明确 需求回暖仍需政策持续支持

沈猛/陈冠宇/张润 2024-08-26 09:12:12
机构研报 2024-08-26 09:12:12 阅读

  2024 年8 月19 日至8 月23 日建筑材料板块(SW)下跌3.23%,上证综指下跌0.87%,建材板块相对沪深300 超额收益为-2.68%。其中水泥(SW)下跌3.31%,玻璃制造(SW)下跌4.35%,玻纤制造(SW)上涨0.32%,装修建材(SW)下跌4.22%。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资金净流入额为-2.99 亿元。

      【周数据总结和观点】

      本周住建部表示已锁定了按照合同约定应该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的396 万套住房,作为保交房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已审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5300 多个,审批贷款金额近1.4 万亿元。根据wind 统计,2024 年7 月地方政府债总发行量7108.3 亿元,发行金额环比6 月增长5.9%,截至目前,今年一般债发行规模1.43 万亿元,同比-0.66 万亿元,专项债发行规模3.49 万亿元,同比-0.40 万亿元,后续节奏有望进一步加速。具体行业来看,玻璃2024 年需求承压,价格预计持续探底:预计2024 年竣工需求转弱,但供给仍在高位,加工厂备货情绪谨慎,长期价格趋势下跌,预计年内开启冷修,观察冷修后的供需均衡。消费建材高性价比标的值得底部布局:需求下行趋势下,消费建材中受新房竣工影响小,具备产品定价权的公司拥有明显的韧性,推荐北新建材、伟星新材。水泥错峰停产加强,关注后续碳排放权政策带来的行业出清:水泥行业需求仍在寻底过程中,企业不堪亏损错峰停产力度加强,水泥价格底部出现,后续若碳排放权政策落地,有望带来小企业出清优化供给端,重点关注海螺水泥。玻纤供给担忧仍存,但底部已现:玻纤供给增量仍较多,大拐点仍需磨底,但价格战结束,价格已触底回升,底部确认。碳纤维:下游需求缓慢复苏,全年国内风电、氢瓶、热场等下游需求仍有增长,但考虑供给逐步释放,价格预计持续偏疲软运行。其他建材:关注绩优、有成长性个股,重点推荐濮耐股份。

      水泥近期市场变动:截至2024 年8 月23 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69.68 元/吨,环比前一周下降1.2%,全国水泥出库量326.25 万吨,环比前一周上升0.2%,其中直供量167 万吨,环比前一周上升1.2%,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54.0%,环比前一周上涨2.2pct,全国水泥库容比65.72%,环比前一周下降1.62pct。本周下游项目陆续恢复,新开工情况不及往年,很多项目进入筹备期但实际进度待定,市场需求疲软。后续需持续跟进项目情况,部分企业表示8 月份发债资金增加,9月新项目开工后有望为需求回补提供支撑。

      玻璃近期市场变动:本周浮法玻璃均价1421.94 元/吨,较上周跌幅2.23%,全国13 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6087 万重箱,环比上周+77 万重箱,年同比+1878 万重箱。目前中下游按需采购,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主流降幅2-5 元/重箱不等,市场供需矛盾仍严峻,多数浮法厂库存有压,需求难有明显好转下,预计成交价格重心或进一步下移。

      玻纤近期市场变动:本周无碱粗纱市场均价环比持平。风电等局部需求略有释放,但常规类产品需求表现一般;供应端暂无产线变动;累库趋势维持。预计短期内粗纱挺价延续。本周电子纱价格持稳,供需形势逐步走弱,需求端下游订单减少,各池窑厂出货较前期放缓;供应量局部小增;预计短期内电子纱价格或暂稳观望。截至8 月22 日,国内2400tex 无碱缠绕直接纱均价3677.5 元/吨(主流含税送到),环比上周持平,同比下跌0.48%;电子纱G75 主流报价8900-9300 元/吨,7628电子布主流报价3.9-4.1 元/米,环比上周持平。

      消费建材近期市场变动:消费建材需求端延续弱复苏状态,上游原材料中,天然气价格上涨,铝合金、沥青、乳液、PVC 价格震荡。

      碳纤维近期市场变动:碳纤维本周成交价格环比暂稳。周内行业产量1122 吨,装置平均开工率46.33%,生产负荷环比小幅上升,但整体仍维持低位;库存略增至16030 吨。本周行业平均单吨生产成本窄幅降至11.66 万元,对应吨毛利-0.85 万元,毛利率-7.86%,盈利近几周小幅回升。海关总署发布7 月碳纤维及制品行业进出口数据,7 月行业进口总量1179.48 吨,出口总量1532.99 吨,净出口353.51吨;对应7 月进口均价38.69 美元/公斤,出口均价21.03 美元/公斤。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地产需求回暖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