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报告:当前债券投资策略及择券分析
当前债券投资策略及择券分析
在短端利率维度,资金面尚未明显放松,存单利率再度上行推动其余短端品种表现相对不佳,不过中短端国债在大行买入情况下表现相对偏强。从定价来看,1Y 存单和3Y 国开隐含的R007(1M)水平分别在1.80%和1.75%左右,虽然当前资金水平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央行近期明显投放资金呵护流动性,再结合后续美联储降息后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也会打开,所以从预期角度,短端利率的定价相对合理。
目前,短端利率的影响因素有:(1)9 月的资金压力预计较8 月有所减轻,但政府债此前发行进度不算快,后续如果政府债发行继续加速,可能对于资金面的扰动依然存在,但在降息预期及央行呵护流动性的影响下,预计这一因素的影响暂时不大;(2)随着外汇掉期点的下降,境外资金持有国内短债的性价比在不断下降,其对于国内短债的偏好和买入预计也会边际下降,这可能会影响利率及存单的边际性价比,根据最新测算,境外机构持有1Y 国债-1Y 美债的收益差值已经降低到40BP 左右。不过,如果后续农商行出现降久期的情况,可能会边际增加对于存单的配置,对冲境外机构买入力量下降的影响。另外,随着近期信用债情绪的走弱,整体信用利差出现回升,中短端信用债的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但是长端信用债由于久期偏高、信用利差更低、流动性也不佳等特点,当前性价比不强。
从长端利率来说,在基本面和政策依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利率容易出现下行。但当前监管对于债市风险和高久期现象依然关注,因此整体利率预计继续保持震荡状态运行。后续如果央行降息,则利率有进一步下行突破前低的可能性。短时间,预计30 年利率可能在2.30-2.40%附近、10 年利率在2.10-2.20%附近震荡运行的概率较大,即使偏离震荡区间,幅度和时间也不会太长。
整体来说,年内可能还会有利率再度下行的机会,但需要等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
不过,后续如果消费等经济数据进一步明显增长,或者政府债发行冲击超预期,那么利率则可能进一步上行。因此从投资组合上,建议当前主要仓位偏配置持有,可以持有1-3Y 信用+5-7Y 利率+部分流动性较好的现金组合,根据组合久期来搭配占比,建议整体久期维持在中性或略高水平。
另外可以视组合波段交易情况逢调整加仓少量长端利率。
择券思路上,静态来看,当前国债在7Y 左右的性价比较好,短债在5Y 较好;国开债在8-10Y 附近的性价比较好,短债在5Y 尚可;农发债在8-9Y 左右的性价比较好,短债在5Y 尚可;口行债在8-9Y 左右性价比不错,短债在5Y 尚可。(10 年及以内对比)具体从长端债券选择来看,在活跃券方面,因为央行对于长端利率的关注,当前10 年国开、10 年国债和30 年国债新老券利差均在0BP 附近波动或者轻微倒挂。分别来看,在10 年国开维度,240210 流动性更好一些,可以更多考虑240210;10 年国债方面,240011 流动性较好且利率稍高一些,可以优先考虑。30 年国债建议更多考虑活跃券2400001。
20 年国债方面,此前市场调整明显,20 年国债由于流动性相对不强,投资者买入意愿偏弱,如果政策对于长端利率的关注从10、30 年维度扩展到整体高久期品种,那么20 年国债的特殊优势也会减弱;如果关注角度还是关键点位的利率水平,那么30-20Y 利差有走阔机会。但当前30-20Y 利差确实偏低,仅为2-3BP 左右,20 年的赔率好一点,适合小仓位。另外,当前仅建议部分仓位参与交易,大部分仓位建议持有。而以10-30 年为代表的交易头寸在利率又临近前低时,可以考虑适度止盈。
在5-7Y 左右个券维度,建议可以考虑230014,240006,200205,200210 等,其中国债相对更好一些。而7-8Y 左右位置,国开相对更好一些。
中短端债券方面,可以考虑230015,230022,240001,240008,240405,240305 等。另外如果从增厚角度来看,短端利率也可以考虑浮息债,例如DR007 的浮息债:230214,240214。
二永债方面,二级资本债整体在6-9Y 左右的性价比高;中短端维度,二永债在5Y 左右性价比较好。考虑到长端利率整体偏震荡,短时间利率进一步明显下行概率不大,长端信用利差依然偏低,因此在长端位置建议更多选择利率债。中短端信用利差因为还有压缩空间,如果组合有短债部分,可以更多持有信用债。
风险提示
经济表现超预期、宏观政策超预期、政府债发行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