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专题报告:养老金融银行篇:向精、向全、向实

机构研报 2024-08-26 16:29:12 阅读

  养老金金融方面,银行业务以存款、受托、托管为主,第三支柱相关业务涉及代销、理财等。大中型银行在养老金金融领域拥有牌照优势,如养老金第一支柱相关的对公金融业务、第二支柱的受托托管等业务、第三支柱的账户开立、基金代销业务。我们认为直接来源于养老金金融的中间收入占整体中收的比重不高,但由此带来的低成本存款会为银行带来综合效益。

    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方面,银行业有针对性地在养老领域推出产品、倾斜资源。

      非制度化的养老财富管理服务首先是定制养老金融产品,养老理财规模快速增长至千亿;养老金融便捷性支持的典型案例如适老化改造,银行业适老化改造线上与线下、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银行在为养老产业提供金融支持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来满足养老产业合理融资需求,也为养老产业提供贷款外的融资渠道,如承分销各类债券、发展养老设备租赁服务等。

    美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多以下属资管机构推出养老产品(如DC 计划)与咨询服务的方式参与养老金融,从第二支柱中最主流的401(K)计划来看,银行较少承担账户管理(Recordkeeper)的服务,且费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美国养老金规模庞大,第二、第三支柱覆盖面广、占比高、增量多,大类资产配置多以权益类为主。401(K)计划投资选择多样,权益占比高,债券及货币基金占比较低,目标日期基金的份额逐渐提升。第三支柱IRAs 覆盖度约为40%,以传统型IRAs 为主导,配置同样以权益类为主。

    日本信托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GPIF、企业年金的托管均以信托银行为主。日本养老金金融综合费率较低,GPIF 的平均费率为0.02%,DB计划和DC 计划平均费率大致在0.1%~0.3%。日本养老金体系同样以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企业DB/DC 计划)为主体。此外,日本在公共养老金计划中单独设立一定的储备资产以弥补未来养老金缺口,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GPIF)负责管理和投资。

    在我们看来,银行服务养老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群体广泛,网点多、粘性强,服务费率有竞争力,作为托管人拥有养老金资产全局视角。养老金是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养老金账户是养老金财富管理的起点。养老财富管理属于个性化专业化产品,客户的认知水平尚且有限,在销售阶段线下渠道或可发挥更大作用;而在“售后服务”阶段,线上服务能够保持与养老客户的紧密联系。此外,银行理财的投资范围较基金更广,费率较基金更低。同时,银行的养老金融供给能力受一些因素的限制:综合服务能力弱,考核注重短期,中小银行难以参与竞争。

    我们认为,未来养老金市场规模有向上空间,费率可能下降,投资范围或有扩展,个人养老金的转换、提取、税收优惠有望进一步改良;养老服务业将呈现普惠化、产业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或顺应趋势,进行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打通“养老投教-养老规划-资产配置-产品优选-长期陪伴”财富管理链条。

    风险提示:金融产品费率的公开信息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国内外养老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全可比;金融监管政策可能发生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