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周报:电价好转 行业亟需价值发展
电价上涨,且不断在改善。火电中报小结:1、国电电力Q2 电价423.10 元/MWh,Q1 为455.58 元/MWh,主因水电Q2 汛期,电量占比多拉低整体电价;2、华电国际H1 电价为509.94 元/MWh,Q1 电价为509.31 元/MWh,我们认为,在Q2 整体水电来水好转的背景下,华电电价依然环比上涨,主因:今夏电力供需偏紧+火电能在现货市场中享受到高电价,我们预计8 月电价情况会更好。我们特别强调:在煤价跌,利用小时跌的前提下,Q3 电价会上涨,等待验证。
蒙西负荷快速增加:(1)24H1,内蒙全社会用电量2562 亿度,其中第一/二/三产业28/2244/184 亿度,占比1.1%/87.61%/7.18%,居民105 亿度。(2)21/22/23/24 ( 至今) 年全年平均负荷为30/32/37/40GW , 22/23 年YOY+7.45%/+14.90%,呈加快趋势。
风光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1)截至7 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约31.0 亿千瓦,YOY+14.0%(6 月YOY+14.1%)。水/火/核/光/风的发电装机容量约4.3/14.1/0.6/4.7/7.4 亿千瓦,YOY+2.4%/+3.5%/+2.3%/+19.8%/+49.8%(6 月YOY+2.2%/+3.6%/+2.3%/+19.9%/+51.6%)。
绿电绿证未来大有空间:(1)供应:2023 年全国风光上网电量约1.44 万亿度;其中2021~2023 年新增风电/ 太阳能装机1.6/3.58 亿千瓦,测算平价可再生能源电量8200 亿度。(2)绿电需求端:2023 年全国绿电交易量仅538 亿度,但2023 年全国传统高耗能行业/出口型企业用电量共2.4/0.31 万亿度。(3)中国的碳强度(单位GDP 排放量)仅下降了5.5%,低于实现2025 年国家强度目标所需下降的7%。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1)到2027年,能源设备投资较2023 年增长25%以上: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设备更新。(2)推进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技术综合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和系统支撑能力。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3)推进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 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 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
国家能源局:7 月用电量9396 亿度,YOY+5.7%(6 月YOY+5.8%)。其中,二产/ 三产/ 居民5656/1871/1727 亿度, YOY+5.0%/7.8%/5.9% ( 6 月YOY+5.5%/7.6%/5.2%)。(2)1-7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5971 亿度,YOY+7.7%(1-6 月YOY+8.1%)。
电力龙头估值长期低位区间,Q3 盈利上行可期。我们认为火电低盈利且低估值,目前PE 普遍低于10 倍,海外电力龙头PE 普遍在20 倍左右,值得看好。建议关注:火电弹性(浙能电力、皖能电力、华电国际、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宝新能源);火电转型(华润电力,中国电力);水火并济(国电电力,湖北能源,国投电力),煤电一体化(内蒙华电);新能源(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中广核新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大唐新能源);水电(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川投能源、桂冠电力,广西能源,黔源电力);核电(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电网(三峡水利、涪陵电力)。
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预期和货币政策导致市场风格波动较大。(2)电力市场化方向确定,但发展时间难以确定。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