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8月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后期有下调空间
事件:
2024 年8 月20 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 报价:1 年期品种报3.35%,上月为3.35%;5 年期以上品种报3.85%,上月为3.85%。
解读如下:
一、上月两个期限品种LPR 报价刚刚分别下调10 个基点,加之本次报价前央行主要政策利率(7 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因此8 月两个期限品种LPR 报价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背后是上月LPR 报价下调后,当前的重点是引导企业和居民信贷利率跟进下调;与此同时,考虑到现阶段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回升向好势头,各类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货币政策有条件坚持稳健基调,连续下调政策利率并引导LPR 报价跟进连续下调的必要性不大。
需要指出的是,央行在8 月9 日发布的《2024 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LPR 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这意味着央行7 天期逆回购利率已明确为主要政策利率,并取代MLF 成为LPR 报价的定价基础。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也相应由原来的“MLF→LPR→贷款利率”,转变为“央行7 天期逆回购利率→LPR→贷款利率”。这同时也建立了一条短期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的路径。MLF 则将“重量不重价”,在未来降准空间有限的背景下,主要发挥调节银行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利率水平则会“随行就市”,类似于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政策利率色彩淡化。
二、年内LPR 报价还有小幅下调空间。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态势及物价水平,四季度央行还有可能再度下调主要政策利率,也就是7 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幅度估计在10 到20 个基点。届时将引导LPR 报价跟进下调。可以看到,8 月16 日央行行长在接受央行旗下《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支持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强调要“灵活运用利 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这意味着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偏低,以及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的背景下,下一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为完成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有效控制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提供支持性的货币金融环境。具体操作方面,在7 月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后,下一步为配合政府债券发行,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以及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货币政策还将保持灵活性,降准降息都有空间,各类增量政策储备都在政策工具箱内。
央行行长在采访中指出,国内货币政策操作要“兼顾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在当前背景下,伴随美联储9 月启动降息的态势趋于明朗,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差将转入收敛过程,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增强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拓展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
最后,未来除政策降息引导LPR 报价下调外,4 月以来监管层叫停“手工补息”,近期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都有助于银行控制银行资金成本,稳定银行净息差,增加报价行下调LPR 报价的动力。另外,此前央行曾指出,要“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 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这意味着在银行资金成本下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向需求方倾斜的背景下,前期一些报价行对其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下调,而给出的LPR 报价没有随之下调。由此,未来在提高LPR 报价质量过程中,也不排除政策利率保持不变,LPR 报价单独下调的可能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