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大国博弈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及风险分析
近年来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电子制造产业作为国内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链条长,全球化分工程度高,是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中,我国在家电、通信产业竞争优势突出且行业信用状况良好;个人移动设备中游模组企业虽市场份额较高,但行业话语权低,流动性及产业链外移风险加大,而上游元器件多而不强,但业务范围广,整体风险较低,同时终端品牌商市场竞争力与全球头部厂商不断缩小差距,抗风险能力强;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处追赶阶段,但得益于政策及金融支持,企业偿债压力可控,需观察国家政策培育期过后,弱资质半导体企业信用风险释放情况。
要点
我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参与程度深、规模占比高,制造大国地位稳固,尽管产业结构有所迭代调整,但多年来行业利润率仍很难突破5%,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布局及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分不同细分行业来看,1)国内家电制造产业规模优势凸显,形成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全球化布局,全球行业集中度高且头部主要聚焦中国;2)中国已在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中游模组及组装、下游品牌终端市场形成突出的的全球竞争力,但在上游高溢价类元器件领域仍对海外存在依赖;3)通信行业呈多元化竞争格局,我国通信产业布局较完整且成长性很强,先进技术储备、关键性设备制造环节均有所覆盖,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光模块、传输设备领域具有规模效益;4)我国在半导体领域仍处于加速追赶阶段,本土制造供应仍存在需求缺口,但除晶圆代工规模位于全球第二外,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国产化率仍很低,技术及制造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电子行业作为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行业,各细分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对其信用状况有较大影响:其中家电、通信等全球竞争力较强行业的信用状况良好;个人移动设备产业链信用质量有所分化:中游模组企业虽然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整体行业话语权偏低,经营及流动性风险高,部分面临产业外移风险;产业链上游元器件企业虽然多而不强,但应用领域广,财务风险相对较低,终端品牌厂商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仍处追赶阶段的半导体行业受益于政策及金融支持,杠杆水平偏低,但随着产能集中性释放及政策退坡后,部分企业信用风险将有所释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