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专题报告:需求引领科技革命

张文朗/黄亚东/周彭 2024-08-27 18:01:20
机构研报 2024-08-27 18:01:20 阅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否开启?科技革命得以实现的一个关键是新产品被广泛应用,历次科技革命背后都有较强的总需求支撑。比如,多个因素触发了英国工业革命,但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通胀利润”,叠加英国人口和贸易大幅增长,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背景。再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例,美国政府采购为早期的信息技术发展创造了需求,但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与二战后到1970 年左右美国践行“功能财政”理念以及1980 年之后的全球化加速都紧密相关。具体来说,彼时美国财政扩张间接托底了外需,直接支撑了内需,而全球化加速为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从理论来看,古典主义“供给创造需求”的理念、将科技进步当作外生变量或者将科技进步主要归因于供给端的思维与现实有比较大的差距。凯恩斯主义认为需求决定供给的思维与现实更为吻合,因为需求决定企业投资动力从而影响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需求不但影响短期经济增长,也会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而影响潜在增长。

      疫情后美国从平衡财政重新转向功能财政,为其新一轮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需求支撑,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上调美国潜在增速。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认为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带来的规模经济优势将支撑其追赶式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与消费并非割裂,因为创新与生产终究要满足消费,而消费又反过来引导创新。

      在内生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增量需求依赖于财政政策,财政扩张意义深远,不仅支撑短期增长,也将助力科技创新。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