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行业政策点评:国人市内免税店落地 新增购物场景利好精品销售

丁浙川/李秀敏 2024-08-28 15:43:15
机构研报 2024-08-28 15:43:15 阅读

8 月27 日,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4 年10 月1 日起,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

    根据《通知》,现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等6 家市内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适用《办法》;现有北京、上海、哈尔滨等13 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3 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经海关验收合格后开始营业。同时,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 个城市,各设立1 家市内免税店。

    购物主体放宽至国人,需要出境提货。国内市内店有离岛免税、归国人员市内免税店和出境市内免税店三种,其中归国人员针对180 天内有(非港澳)出入境记录的中国公民,出境市内免税店针对出境外国旅客,没有针对中国人的出境市内免税店政策。

    原先中国人出境只能在机场买免税,此次《办法》规定即将于60 日内搭乘航空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都可以购买免税品,出境市内免税店的购物主体放宽至国人。此外,旅客必须在出境提货点提货,不允许寄存在口岸并于进境时提货。

    购物额度不设限,品类接近离岛免税。《办法》规定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但需符合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再次携带入境,按照进境物品管理,照章征(免)税。市内免税店主要销售食品、服装服饰、箱包、鞋帽、母婴用品、首饰和工艺品、电子产品、香化产品、酒等商品,接近离岛免税品类,不涉及烟类。

    利好精品品类销售,增加购物时间。原先旅客只能在机场隔离区内购买免税品,购物时间较短,因此机场的品类结构以香化和烟酒为主,精品占比仅有个位数。市内免税店的设立主要是增加购物场景,给予珠宝腕表、箱包服饰、电子产品等更大更好的展示空间,旅客购买出境机票后即可前往免税店购买,大大增加了购物时间和品类,也能够将流量从机场出境人群向所有城市居民拓展,出境群体的家人、朋友均可以挑选。

    投资建议:此次市内免税店政策落地,除原有的19 个免税店外,新增8 个城市8 家免税店,出境购物金额不设限,有利于增加精品、电子等品类销售,提供更加丰富舒适的购物场景,有望吸引部分海外消费回流,建议关注中国中免、王府井。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消费风险;免税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