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政策加码稳增长 银行红利价值延续
7月经济数据延续需求端偏弱格局: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低于 6月增速但高于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2%,增速环比继续回落但表现好于去年同期,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仍在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优于6月和去年同期表现;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较上月增速放缓;PMI为49.4%,维持在荣枯线以下,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化逆周期调节,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信贷总量趋于合理增长,结构优化,定价下行。6月未,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普惠小微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8.1%。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2)政策有望加码,着力支持经济增长。报告指出要加强逆周期调节,相较一季度,跨周期调节的表述被删除,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影响,在全年经济增速“保5”的诉求下,不排除后续仍有降准降息的空间。(3)货币政策框架将持续优化,更加关注利率市场化。(4)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导向不变,总体利好银行风险预期改善和不良风险释放。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1)“五篇大文章” 成效逐步释放,资金结构优化。围绕“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延续高景气度,银行信贷结构面临改善契机。(2)中小金融机构各类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改革化险稳步推进。截至6月未,全国共有中小银行3830家,资产115万亿元,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28%;贷款余额62万亿元,有将近80%投向了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改革化险坚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同时优化区域金融布局。(3)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助力保交房、稳定房企现金流。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5392 个,审批通过的融资金额近1.4万亿元,银行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从目前披路半年报的上市银行来看,对公房地产贷款散口多在10%以下,风险基本可控,但实质性改善仍取决于销量拐点。
政府债持续驱动社融增长,信贷需求偏弱:7月新增社融7708亿元,同比多增2342亿元。政府债与企业债是社融增长的核心驱动,信贷需求偏弱延续,票据冲量现象明显。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继续放缓;7月单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融资需求偏弱,投资建议:经济和信贷保持偏弱格局,政策持续助力稳增长,强化逆周期调节,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好“五篇大文章”,有利于银行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结构优化。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导向不变,利好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预期改善。在当前资产荒的环境下,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邮储银行(601658)、常熟银行(601128)、成都银行(601838)。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导致净息差承压的风险;规模导向弱化导致扩表和营收增速放缓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