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智能硬件及折叠机密集发布 看好折叠屏产业链、大模型商用及AI硬件多元创新
AI: 1)云端大模型方面,微软、谷歌、OpenAI 等头部企业持续进行模型的研发,且研发方向逐步转向商业化应用。如谷歌开放 HeARAI 模型 API, 通过1 亿条咳嗽声训练,辅助筛查、诊断和监测肺结核,可用于医疗行业,Open Al 开放 GPT-4o 微调功能, 企业可更轻松打造专属 AI 助手,触达ToB 端应用。2)端侧AI 方面,三星智能戒指、字节旗下PICO MR 眼镜推出, 看好AI 赋能下消费电子产品的多元创新。PICO 发布MR 混合现实一体机PICO 4 Ultra,搭载的AI 芯片性能增加800%,内置生成式 AI 虚拟场景,全面覆盖影音娱乐、办公、生产力等多种场景。Galaxy Ring 本周正式发售, 搭配Galaxy AI 支持监测体温、睡眠、心率,通过小型的端侧设备即可检测人们的健康情况。
智能手机:1) 折叠屏: 2024 年 Q2 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达 262 万部,同比大增 125%, 华为份额第一, vivo 和OPPO 紧追其后, 看好折叠屏关产业链。小米 MIX Flip 小折叠手机销售火热,其32% 的用户来自于 iPhone 用户的换机,其中 55% 是女性用户。华为 n ova Flip小折叠屏手机上市 72 小时销量突破 45 万台,同比 PocketS 提升 85%,小折叠品类华为份额突破 70%。9 月份将迎来华为三折叠手机,三星也会推出全新折叠屏旗舰手机W25。2) 市场: 二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在逆势环境中仍小幅增长6%,达到1780 万台。2024年第二季度,非洲外部经济活动脆弱,使得前三个季度连续两位数的强劲复苏有所放缓。 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不同趋势导致北非市场蓬勃发展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面临挑战。3)苹果:苹果产能回流中国或拉动国内苹果产业链需求上涨, iPhone 16 的相机或将有明显升级,而iPhone 16 Pro Max 的1.15mm 超窄下巴将刷新纪录。iPhone 16 的超广角摄像头将从之前的 f/2.4 光圈升级到 f/2.2,首次支持微距摄影, 新款 iPhone 还将引入电容式“拍摄按钮”,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生产端,苹果产能回流中国拉动国内苹果产业链需求上涨。目前苹果有超95%的产品仍在中国制造组装。随着iPhone16 系列新品进入量产冲刺阶段, 富士康时薪涨至最高28 元/小时,立讯精密昆山园区上调200 元入职奖励。
PC: 1) 2024 年全球笔电出货量将达1.74 亿台,较2023 年增长3.7%。据集邦咨询预测,由于地缘问题与经济影响,消费者在预算分配上趋于保守, 换机需求主要集中在入门级消费市场和教育市场。2)微软ARM 芯片架构的AI 笔记本电脑在2025 年出货年增长率将高达534%。据Omdia 预测,微软ARM 芯片架构的AI 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从2024 年的八十万台跃升至2029 年的五千八百万台。生成式AI 技术降低创作者市场的准入门槛和PC 品牌与苹果竞争创作者市场需求共同推动微软ARM 芯片AI 笔记本电脑快速出货增长。3)新机方面,戴尔灵越 14 Plus 骁龙版中国上市,结合AI 技术,内置 AI 技术提升电池寿命、减少噪音并增强安全性,是 AI PC 的出色代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联想推出联想小新 Pro 16“AI 元启版”,AI NPU 芯片助力自然交互、个人文档总结、个人知识问答、AI 设备调优。
面板: 1)大尺寸:夏普关闭日本唯一LCD 面板厂, 大陆面板控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夏普公司8 月 21 日发布公告, 宣布旗下“堺显示器产品公司(SDP、堺市)” 即10 代LCD 面板厂已全面停产。三大面板厂京东方、TCL 华星、惠科国庆可能休假14 天,预期对三季度量价会有修复, 长期来看头部控产格局稳定。2) 中尺寸:和辉光电已量产出货国内首款27 英寸4K AMOLED 桌面显示器面板, 拓宽了AMOLED 显示屏的应用场景。在桌面显示器领域, 和辉光电表示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27 英寸4K AMOLED 桌面显示器面板,目前该产品已向客户量产出货。3) 小尺寸: LTPO OLED 功耗更低,我们认为或将成为生成式AI 浪潮下智能手机的首选屏显方案。与LTPS OLED 相比,LTPO OLED 的漏电流更低, 可以在低于30Hz 的刷新率下低功耗运行。Omdia 预计,到2031 年LTPO OLED 显示面板需求将达到5.2 亿片,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约为8.0%,其在智能手机OLED 面板出货量中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52.0%,超过低温多晶硅(LTPS)OLED。4) 上游方面: 中国大陆在全球显示器玻璃基板市场的份额已增至73%, 主导地位不断增强。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在全球显示器玻璃基板需求中的份额已增至73%,这被解读为夏普位于日本堺市的第10 代液晶工厂关闭的结果。5) 厂商业绩: LGDisplay 积极重组业务结构, 亏损收窄71.6%。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1.9612 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30.7%,营业亏损也从上年的1.9798 万亿韩元降至5631 亿韩元, 亏损收窄71.6%。LG Display 正在积极重组其业务结构,计划进一步扩大OLED 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 上半年OLED 占公司总销售额的50%,同比提高7%。
建议关注: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 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蓝思科技、博硕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长盈精密、国光电器、长信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 、东山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信维通信、科森科技、环旭电子、兆威机电(机械组覆盖)、比亚迪电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连接器及线束厂商: 连接器及相关: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 与军工组联合覆盖)、鼎通科技(通信组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被动元件: 上游原材料:洁美科技/国瓷材料(与化工组联合覆盖);MLCC: 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 惠伦晶体;面板: 京东方、TCL 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 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奥来德、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 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CCL&铜箔&PCB: 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中英科技、嘉元科技(电新组和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诺德股份、德福科技、方邦股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沪电股份( 与通信组联合覆盖)、景旺电子、胜宏科技;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 科瑞技术(与机械组联合覆盖)、智立方(与机械组联合覆盖)、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荣旗科技、天准科技( 电新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凌云光、精测电子( 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博众精工(机械组覆盖);品牌消费电子: 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折叠屏产业链: 东睦股份、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汽车电子: 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达、德赛西威、菱电电控、湘油泵(与汽车组联合覆盖)、华阳集团、东软集团( 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保隆科技( 汽车组覆盖)、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经纬恒润、伯特利(汽车组覆盖)、中鼎股份、天润工业、中科创达( 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诚迈科技、小鹏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理想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蔚来、上汽集团( 汽车组覆盖)、比亚迪(汽车组与电新组联合覆盖);自动驾驶: 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 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东软集团(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经纬恒润、保隆科技( 汽车组覆盖)、伯特利( 汽车组覆盖)、大华股份、海康威视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