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行为探微系列研究之五:券商配债:现状与变革

陈兴/谢钰 2024-08-28 21:05:12
机构研报 2024-08-28 21:05:12 阅读

  证券公司投资债市常分为资管和自营两个条线,那么,二者在配置上分别呈现怎样的特点?未来面临着怎样的变革?又会为债市贡献多大增量呢?

      证券公司如何投资?证券公司投资分为自营和资管两大业务条线,资金来源的不同导致二者配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自营方面,近年来券商自营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 年中达到5.9 万亿元,且从2017 年以来,自营业务一直是券商最大的收入来源(2022 年除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券商自营受限制较少,投资范围较为灵活。资管方面,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始于1995 年,政策变化导致其规模先快速增长后趋于下滑,“资管新规”后券商资管规模不断回落,同时券商资管开始向主动管理转型。过去作为主要通道融资的定向资管计划规模大幅压降,取而代之的是集合资管计划占比持续增长。

      资产配置受何影响?券商自营和资管均以固收类投资为主,自营方面,首先,自营投资以交易盘为主;其次,自营对利率债和信用债的配置较为均衡;再次,券商自营持有的利率债以地方债和国债为主,持有政金债的规模相对不大,而信用债以公司债和中期票据为主;最后,2023 年以来,券商自营持有的国债占比整体较此前上升、政金债占比趋于下降,信用债中公司债占比回落、普通金融债呈增持趋势。从自营配置的影响因素来看,一方面,监管引导自营配债尤其是利率债;另一方面,券商自营对于利率债采取交易策略参与市场轮动,而对于信用债券则采取配置策略。资管方面,券商资管主动管理类产品主要投向债券等标准化资产,信用债是券商资管最主要配置的债券,企业债和公司债的仓位比例近年来近九成。为突出产品收益优势,券商资管配置的债券以风险偏低、票息相对较高的高评级债券为主。

      券商自营和资管有何变革?随着自营规模稳定增长,投资收益波动较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纯债投资模式,“固收+”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双重需求,近年来,“固收+”基金管理规模明显增长,且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相较沪深300 和中债综合指数均有明显的超额收益,未来券商自营业务或将持续向“固收+”模式转型。券商资管方面,目前已有11 家券商通过资管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而券商大集合参公改造有望推动券商资管公募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券商资管公募产品或成为债市新的交易力量。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调整超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失效。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