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块行业信息点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发布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徐柏乔 2024-08-29 20:42:12
机构研报 2024-08-29 20:42:12 阅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十年来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享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做法;我们认为此次白皮书详细论证了中国的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全面深刻阐述了转型过程中的指导方针、行动方向、应用领域及具体措施,展示了各个领域及行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为我们坚定信心、指引方向,对于社会各行业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如何适应绿色可持续发展新生态有重大指导意义。

      绿色转型:强化节能降碳制度约束,培育绿色能源消费新模式。经济绿色转型方面,白皮书重点强调三大方面:首先是强化节能降碳制度约束,用好能耗双控指挥棒,将能耗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其次是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提效,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作为全社会能源消耗的主体,是节能提效工作的“基本盘”,其中交通运输体系方面,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加氢、加气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第三培育绿色能源消费新模式。

      能源供给新体系: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根据白皮书,我国非化石能源已经出现蓬勃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截至2023 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 亿千瓦、6.09 亿千瓦,合计较10 年前增长了10 倍。此外白皮书提出,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同发展,在资源富集地稳步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在提升能源系统韧性方面,白皮书强调加强能源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能源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

      截至2023 年底,新型储能规模3139 万千瓦/6687 万千瓦时。

      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鼓励科技创新。根据白皮书,新能源技术领域,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产业升级方面,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链条各类主体信息共享;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协同互动的供给新形态。我们认为科技创新从技术工艺创新、配套创新、应用创新等角度,形成全面创新体系。

      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在能源市场方面,白皮书指出,持续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发电和售电环节全面引入市场竞争,配电环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综合能源服务商、虚拟电厂、新型储能企业等新型主体蓬勃发展;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省、区域、省间交易高效协同,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深化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序推动各类电源参与市场,不断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体系,全面放开工商业销售电价。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此次《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是对过去能源转型取得丰硕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于未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方式的指引,为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供应具有长期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趋势明确,电力设备配套对于能源体系意义重大,新型储能、氢能等能源储备形式将获得快速发展机会;建议关注:光伏储能行业的阳光电源、隆基绿能、德业股份、通威股份、福斯特、锦浪科技等,锂电行业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尚太科技等,电力设备行业的思源电气、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风电行业的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新技术风险;价格波动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