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行业动态点评:华为玄玑系统发布 科技创新引领可穿戴设备新发展
8 月28 日,华为运动健康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核心技术品牌“玄玑感知系统”,搭载该系统的新设备将于9 月发布。当天华为首个穿戴设备技术品牌“玄玑感知系统”正式发布,搭载全新超感知模组,扩展了监测范围,可支持超60 项运动健康指标监测。玄玑感知系统在光学、电学、材料等基础研究上均有投入,使得在体征数据监测上达到更高的准确性和速度,克服了皮肤颜色、手腕粗细、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数据监测的影响,并在心率、血氧、血压等指标的监测上获得了行业认证。通过心率数据和自主神经序列分解算法,系统能评估用户的情绪状态和压力值,帮助用户实现身心健康。
【评论】
Q1 智能穿戴设备需求回升,中国市场增速显著,同比增速约为全球的4 倍。据IDC 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Q1 全球可穿戴出货量1.1 亿台,同比增长8.8%;2024Q1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67 万台,同比增长36.2%,市场需求回暖,中国增长动力强劲。其中,国内智能手表市场尤为亮眼:2024Q1 出货量910 万台,同比增长54.1%。手环市场方面,2024Q1 出货量370万台,同比增长29.6%,头部厂商新品迭代带动出货量增长显著。耳戴设备市场方面,2024Q1 出货量2,075 万台,同比增长30.6%。不仅头部厂商纷纷加入布局,低价位段市场也借助多电商平台快速崛起。
其中,近一年引发消费潮流的开放式耳机,其出货量甚至同比增幅达到303.6%。伴随可穿戴设备销量增长,市场出货节奏明显加快。
可穿戴设备市场复苏,未来增长乐观。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对腕带设备的需求量大且增长迅速。2023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约为1.85 亿台,同比增长1.65%。在全球可穿戴腕带市场结构中,苹果以21%的市场份额居第一;小米以11%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华为Watch GT4 推动可穿戴设备出货,以市场份额9%排名第三。根据Canalys 预测,2024 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总量将达到1.94 亿台;2024 年预计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基础手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0%;2025 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0%。得益于智能手表市场的复苏,以及基础手表细分市场的持续回暖,预计整体市场将在年底前反弹。
可穿戴设备不断发生革新,创新与智能化并重。产品形态上,呈现微型、柔性趋势,电子芯片集成程度的提高加快了电子器件设计中的微型化进程,柔性可穿戴设备具有高舒适性和多功能性,可长时间紧贴皮肤进行生理指标监测。交互模式上,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语音、手势、图像、心率等方式进行交互,同时处理语音和视觉信息;技术路线上,可与手机业务结合或独立使用可穿戴设备,未来也将持续探索终端产品与AI 的结合方式,落地更多应用场景。
【投资建议】
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动力强劲,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回暖、新产品创新迭代、出货量持续提升等。华为革新可穿戴业务可以看作是行业头部对未来方向的一个判断,多家科技公司对可穿戴设备领域进行布局,未来随着产品形态、交互模式和技术路线的不断升级创新,在AI 技术的加持下,可穿戴设备的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提升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议关注可穿戴产品SoC 芯片商恒玄科技;音频SoC 芯片商中科蓝讯;消费电子公司歌尔股份、奋达科技;模拟芯片公司汇顶科技;MEMS 芯片商敏芯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可穿戴设备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