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债:央行买卖债券 后市如何看?
核心观点
短端债券和存单仍是较好的流动性资产。目前政府债发行高峰,且从票据利率大幅下行可以看出银行对于短贷有更强的规模诉求,银行负债端压力使得同业链条压缩,由此带动存单利率上行。目前位置的存单性价比较高,后续或在8-9 月政府债高峰后收益率逐步回落。长端国债仍然受央行态度的影响,但基本面因素重要性提升。目前,政策和市场对于经济回落的现状愈发重视,海外压力减轻,制约也有所减弱,降准降息概率不低。因此,期限上,10Y/30Y 长端更可能震荡,上行压力亦不大,7Y 左右观察央行态度。信用策略上,目前信用利差较为适中。平衡收益和流动性,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在后续调整完成后将展现投资机会,但下沉信用性价比不高。
摘要:
本月长端利率经历上行,在期限结构和机构行为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模式,以7Y 为代表的中长端利率调整幅度较大,其中卖出力量持续较强,但未来不排除向10Y 和30Y 转移的可能。此外,市场关注的券源可能并不是核心问题,毕竟本身有借券操作和特别国债持仓作为准备。
更需要关注的是央行买卖国债的量、方向和节奏,卖出国债更多为了促进债市供需平衡、收益率曲线正常向上。但同时央行也有隐性的目标即避免债市出现传统意义上的“负反馈”,造成金融风险的发酵或市场情绪的弱化。
略超市场预期的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入了短债,且综合买卖操作的结果是净买入,量亦有1000 亿。我们认为,本月MLF 到期续作3000 亿,净减少1000 亿左右,与央行通过国债市场买卖操作补充的流动性基本一致。未来,MLF的作用逐步减弱,1Y 左右的流动性可以考虑通过短债的买入操作补充,其在流动性上体现的功能与MLF 类似。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