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硅片龙头积极尝试提价 有望推动行业盈利修复

卢日鑫/顾高臣/严东 2024-09-01 16:52:22
机构研报 2024-09-01 16:52:22 阅读

  事件: 8 月27 日,隆基绿能和TCL 中环同步调涨硅片价格。隆基绿能硅片对外报价显示,N-G10L 报价1.15 元/片,N-G12R 报价1.3 元/片;TCL 中环同步调涨,报价G10N 1.15 元/片,G12R 1.3 元/片,G12N 1.5 元/片。对应上一日SMM公布的N182、N210R 和N210 产品平均报价分别调涨8 分/片、6 分/片和2 分/片。

      涨价动作代表了头部企业推动行业走出低价竞争泥潭,回归健康竞争环境的期望。

      自2022 年以来,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其中硅料价格从最高超过30 万/吨跌至3 万多元/吨;硅片价格从最高9.13 元/片跌至最低1.68 元/片(P 型-210);电池片价格从最高1.35 元/W 降至0.29 元/W(PERC-182);组件价格从2022 年最高2.05 元/W 降至当前0.72 元/W(P 型)。产能过剩、需求降速是这轮价格调整的内因,主链各环节基本都到了亏现金的程度。三季度硅片环节月度产出持续回落,龙头开工率也开始下降。作为硅片环节两大龙头,隆基绿能和TCL 中环同步涨价体现了头部企业对回归正常价格竞争环境的努力,结合8 月初硅料两次挺价,有望引发连锁反应。

      政策持续呵护,积极因素频发,为光伏行业保驾护航。除了融资和监管趋严外,我国政策对能源转型和新能源领域仍大力扶持,今年以来相关部分连续发布多个文件约束和激励行业稳健发展。其中《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大幅提高了光伏制造环节准入门槛,对现有产能的技术指标也做了相应提高,以适应当前最新水平;《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2025 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约39%;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重点提出4 大任务,1 是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尤其大基地输出特高压线路的建设,2 是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3 是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提高电网对高比例新能源的调控能力,4 是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进一步明确原则上不能低于90%。从今年上半年密集发文发声能看出来,政策端正持续发力为光伏行业供需优化进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政策驱动和价格下降双重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光伏终端需求仍保持高景气度,国内装机超过102GW,同比增长接近30%;组件出口量增速超过33%,海外多个新兴国家和地区展现出不错的潜力,中电联将国内全年新增光伏装机预期从171GW上调至240GW。行业层面,企业自发缩减资本开支,暂停新开工项目,淘汰老旧产能,继续加大新技术投入,并积极开展兼并收购动作。因此,我们认为行业自发修复已经开启,接下来行业将发生更多积极的变化,有望带动二级市场估值修复。

      从中长期看,随着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加快清出,市场价格也有望回归到合理水平,企业盈利也将逐步修复,行业优秀标的具备投资价值。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头部一体化企业和有份额优势的头部辅材企业。建议关注通威股份(600438,未评级)、隆基绿能(601012,未评级)、晶科能源(688223,未评级)、晶澳科技(002459,未评级)、天合光能(688599,未评级)、阿特斯(688472,未评级)、福莱特(601865,未评级)、福斯特(603806,未评级)、阳光电源(300274,未评级)、德业股份(605117,买入)、振江股份(603507,买入)等。

      风险提示

      需求不达预期风险;

      涨价下游不接受风险;

      持续亏损带来的经营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