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股份(603269):业绩符合预期 关注核电及AI液冷国产替代

戴铭余/刘晓宁 2024-09-01 20:42:14
机构研报 2024-09-01 20:42:14 阅读

  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中报,实现收入6.46 亿元,同比增长15.39%,归母净利润2783.56万元,同比增长28.63%;其中单二季度实现收入3.77 亿元,同比增长7.08%,归母净利润1494.88 万元,同比下滑23.06%,业绩符合预期。

      单二季度受业绩确认节奏有所扰动。上半年公司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但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有所回落,我们判断,主要系汇兑收益减少叠加Q2 部分订单业绩确认放缓,形成一定拖累。(1)H1 毛利率有所下滑:上半年公司毛利率25.39%,同比下降2.68 个百分点,其中Q2 毛利率25.22%,同比下降2.06 个百分点。(2)H1 费用率总体稳定,汇兑收益减少导致财务费用率上升: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0.88%,同比下降0.27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25%、10.23%、2.56%、0.84%,同比分别下降1.51 、下降0.52 、上升0.70 、上升1.06 个百分点;Q2 公司期间费用率20.87%,同比上升3.05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86%、8.98%、2.98%、2.05%,同比分别下降1.62 、下降0.01 、上升1.02 、上升3.65 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上升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收益减少(H1 同比减少857 万元)。(3)H1 现金流状况有所下滑: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237 万元,同比下降1920 万元,收现比80.29%,同比下降58.97 个百分点;其中Q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212 万元,同比下降4891万元,收现比60.04%,同比下降83.95 个百分点。

      在手订单、合同负债高增,后续业绩弹性可期。公司中报期末在手订单总计37.43 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5 亿元,增幅4%,在手订单规模约是2023 年公司全年收入的2.7 倍。公司中报合同负债达到13.99 亿元,同比增长49.06%。考虑公司订单确认周期普遍在1-2 年,后续业绩弹性释放可期。

      冷却塔国内技术领跑者,关注核电和液冷国产替代。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对公司在核电及AI液冷领域的潜在地位和空间认知不足:1)核电:在核电厂中,有两个重要的冷却系统,分别为常规岛和核岛,核岛内技术门槛高,此前被国外产品垄断。公司布局核电冷却塔多年,凭借技术先发优势,2023 年已拿到核岛内冷却塔订单,开始引领行业国产替代,目前国内新批的5 个核电项目开始涉及浅海,冷却塔应用比例和价值量有望提升。2)液冷:目前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靠近芯片的二次侧,而忽视了一次侧必不可少的设备 - 冷却塔。目前主要被美资企业垄断,海鸥作为国内冷却塔行业领军者,正在积极准备相关认证,国产替代空间充分。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以及核电、AI 液冷、氢能等的增长潜力,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 亿元、1.43 亿元, 1.79 亿元,对应8 月29 日股价PE 为15X、12X、1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境外业务推进受阻、AI 算力释放低于预期、绿氢产业发展低于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