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系统:EVTOL产业链的明珠 下游需求和国产替代共驱

张雷/黄华栋/彭沈楠 2024-09-02 16:29:19
机构研报 2024-09-02 16:29:19 阅读

  投资要点

      飞控系统:载人eVTOL 的核心系统,适航要求筑起技术壁垒

    飞控系统承担航迹控制、姿态控制和飞行增稳等核心功能,是eVTOL 中最为关键的系统之一。飞控系统包括传感器,飞控计算机、作动器和控制显示四大子系统,其中计算机子系统是飞控系统的控制计算核心。载人eVTOL 飞控系统多要求采用多余度技术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对载人飞控行业构成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产业趋势上,简化飞行操纵(SVO)是有人驾驶eVTOL 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认为SVO 趋势下飞控价值量有望提升;同时,随着汽车业巨头入局eVTOL,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先进汽车电子技术也有望推动航空电子(包括飞控)行业发展。

      大市场、高壁垒、好格局的优质赛道,eVTOL 打开飞控远期空间一方面,eVTOL 产品日臻成熟,国内外商业化步伐不断提速;另一方面,我国是无人机出口大国,受益低空经济发展和消费级无人机出口管制调整,民用无人机行业空间打开。下游需求拉动下,飞控行业规模有望稳健增长,据航空产业网预测,2023 年全球无人机(含eVTOL)飞控市场规模约45 亿美元,到2030 年有望增长至130 亿美元,7 年CAGR 约16.4%。根据Rolls Royce 和Roland Berger预测,2030 年全球载人eVTOL 载运量约7000 架,到2050 年将达到16.1 万架,且2050 年亚太地区在运eVTOL 数量占比为51%。展望远期,随着eVTOL 产品成熟进入量产阶段,更高价值量的eVTOL 飞控亦将跟随放量(航电飞控成本占eVTOL 制造成本约20%),打开飞控系统远期市场空间。

      eVTOL 飞控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新兴厂商积极推进适航认证海外eVTOL 飞控以第三方供应商为主,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飞控厂商是霍尼韦尔,2023 年霍尼韦尔宣布在新一代电动飞行器的AAM 领域已经获超过100 亿美金订单,公开的客户有Vertical、Lilium、Supernal 等。其他eVTOL 飞控厂商也实力强劲,多拥有民航业航电飞控方向的背景。然而,由于G7 国家建立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载人eVTOL 飞控系统目前禁止对我国出口。考虑到大国博弈持续及其引发的逆全球化趋势,我们认为未来与海外飞控厂商的合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也必然是核心要求,我们认为eVTOL 飞控系统国产替代势在必行,狮尾智能、边界智控、昂际航电、中航618 所等有望在载人eVTOL 飞控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投资建议

      eVTOL 飞控系统前景广阔,技术复杂性和适航要求筑起行业高壁垒;无人机飞控系统增长稳健,受益下游需求增长。建议关注:(1)eVTOL 飞控系统潜在供应商:纵横通信、中航机载、紫江企业、恒天海龙等;(2)民用无人机飞控系统供应商:纵横股份等。

      风险提示

      (1)eVTOL 适航审定进度不及预期;(2)低空空域开放不及预期;(3)国产飞控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