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流动性跟踪:ETF持续放量流入 A股资金供需整体改善

吴开达/吴黎艳 2024-09-03 17:38:18
机构研报 2024-09-03 17:38:18 阅读

  投资要点:

      近期,随着A股中报靴子落地、外围环境改善积极、美联储货币宽松预期不断确立等利好因素持续发酵,市场风险偏好及资金活跃度明显升温,场内微观流动性环境整体改善。就供给端而言,当前ETF 资金的持续放量流入为市场提供了主要支撑,同时近期公募发行市场出现一定底部回升迹象,显示市场内主要资金参与信心目前正在回暖;但外资、两融的不确定性对于资金供给端仍具有持续性扰动。近期需求端压力出现一定缓释,具体表现为大股东增持规模再度环比小幅回升,以及限售解禁规模的整体性回落,除此之外,资金南下港股节奏近期明显放缓,A股资金面“虹吸”压力得到一定缓释。但整体来看,由于目前市场趋势性反弹尚待进一步确认,仍限制了各资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的整体回升,同时,海外大选、美国经济“硬着陆”预期、地缘等方面仍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后续场内资金供需格局的改善或仍面临较多掣肘。

      微观流动性整体:ETF 持续加速流入,资金南下港股节奏放缓。

      本期资金供给合计680 亿元,资金需求128 亿元,整体对于市场净流入552 亿元。1)ETF 持续净流入;2)资金南下节奏明显放缓;3)资金供需格局延续改善。

      偏股型公募新发:发行份额小幅回升。

      本期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为61.1 亿份,相较于上期36.93 亿份变化+65.47%。最近一周新发水平位于过去三年的13%分位。就2022 年以来周度分位数来看,最近两周分别处于34%和19%分位。

      两融资金:净流出幅度再度走阔。

      截至2024 年9 月1 日,市场融资余额为13,804 亿,融券余额为114 亿,整体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为2.20%。两融交易额占全A 成交额比例为7.60%,与上期基本持平。本期双周两融表现为净流出157.37 亿元,较上期的净流出55.28 亿相比变化-184.68%。

      存量股票型ETF:本期净申购规模达770 亿。

      本期存量股票型ETF 净申购额为776.43 亿元,相比于上期416.95 亿元变化+86.21%,其中规模型ETF 净申购额771.86 亿元。较前两周而言,本期ETF 净流入力度再度增强,为近期市场底部反弹以及成交活跃度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股权融资:融资节奏小幅改善。

      以发行日统计,本期股权融资规模91.28 亿元,相比于上期124.20 亿元变化-27%,其中2024 年8 月26 日至9 月1 日单周股权融资规模为61 亿元。近一个月A 股股权融资节奏出现一定改善,但整体融资水平目前仍处于历史低位,场内股权融资需求仍然偏低。

      产业资本:本期转为小幅净增持。

      本期产业资本表现为净增持4.52 亿元,相比于上期净减持7.31 亿元变化+162%。市场持续低位震荡环境下,产业资本增持力量环比小幅回升。

      限售解禁:未来两周解禁压力将显著回落。

      本期限售解禁市值为1,058.19 亿元,相比于上期1,037.83 亿元变化+1.96%。未来两周预计解禁526.03 亿元,较前期有明显下滑。整体来看,目前A 股限售解禁规模已过季节性峰值阶段,后续限售解禁压力预计将回落。

      南向资金:近期流入节奏明显放缓。

      本期南向资金净流入32.68 亿元,相比于上期净流入292.03 亿元变化-88.81%。近期互联互通披露规则调整下,南向资金的流入出现明显放缓,但考虑到美联储9 月降息时点临近,且下半年国内稳增长预期较为积极,港股估值修复行情预计仍将延续,进而有助于吸引相关资金的持续性流入,但海外政局、地缘,以及国内内外需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仍会对后续南向资金流动的节奏和幅度形成持续性扰动。

      风险提示:宏观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收紧,股市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客观数据对股价变动解释能力有限,数据测算误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