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十四):资本市场服务产业转型政策方向:科技培育+并购重组
平安观点:
政策背景:我国资本市场有望从科技培育、并购重组加大服务产业转型。党的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方向及产业转型路线,资本市场要加大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从当前政策线索及美国经验来看,科技培育和并购重组有望成为重要抓手。本报告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科技培育、并购重组的过往经验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定价影响,来展望市场相应的结构性机会。
政策方向一:资本市场加大服务新质生产力,方式上注重投融平衡与加大早期股权投资(PE/VC);国资加大投向硬科技。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科技金融、耐心资本,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投小投早投硬科技,资本市场强调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相关政策密集落地:大基金三期规模扩容、创投17 条优化“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科创板8 条鼓励科技并购等。2024H1,股权投资市场延续降温趋势;但国资在加大投入,出资占比从23 年的40.6%提升至46.9%;23 年至24Q1,社保基金作为单一LP 出资设立三只地方专项基金;PE/VC 行业投向集中于半导体/IT/生物医疗/机械设备/化工原料/清洁技术,投资数占比超八成,成长机会仍在蓄势酝酿。
从历史经验看对二级市场的影响:PE/VC 行业投向是新兴产业重要的风向标,对二级市场存在估值映射影响。2014-2017 年PE/VC 扩张发展,“创投国十条”、“互联网+”政策支持,互联网/电信/IT 投资案例数居前;2014-15 年A 股走出互联网行情,TMT 指数上涨252%。2019-2021 年PE/VC 与科创板共同扩张发展,注册制拓宽退出渠道,半导体/生物医疗/机械制造/清洁技术等高端制造业投资案例数增加;2019 下半年A 股开启半导体+新能源行情,2019/7/1 -2021/12/31,电力设备/电子行业领涨,涨幅为210%和118%。
政策方向二:资本市场加大支持并购重组,侧重支持科技/制造业/国企改革。
2024 年监管层加码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侧重支持科技并购和产业并购,涵盖鼓励科创板并购重组、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协同、支持吸收合并主动退市、研究大市值公司重组快速审核等,重点服务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升级/国企改革。据新华社报道,科创板8条发布两月以来,板块并购案例数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
2024 年1-8 月,A 股共披露63 起重大重组案例(首次披露日计);国企占比约43%;汽车/机械设备的事件数居前,占比超两成。
从历史经验看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并购重组行情定价关注并购重组业务升温。
上一轮行情的政策起点是2012 年5 月券商创新大会,初期市场尚未定价;11月A股IPO 暂停,市场开始预期并购重组业务增加,逐步定价行情;2013 年并购重组业务加快落地加码行情持续性,下半年证监会实施并购重组分道审核制,2013H1 和H2 分别披露重大重组54 起和76 起(2012 年全年为57 起);2014-2015 年第二次“国九条”政策支持+业务放量,年均重大重组数约3 4 0起,行情超额收益放大。期间并购重组业务集中于计算机/传媒等互联网产业。
2013/1/1-2015/12/31,重组指数上涨372%,Wind 全A涨123%,计算机/传媒/通信领涨,涨幅在220%-270%。2024 年2 月监管层强调活跃并购重组,部分企业受到市场关注;当前市场优胜劣汰定价还未充分,未来仍有上升空间。
市场影响:中期市场结构性机会继续增加,关注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国企改革。改革主线明晰,支持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国企改革等领域,资本市场发力科技培育和并购重组。中期市场结构性机会继续增加,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新质生产力,尤其是科技培育板块(TMT/国防军工等);二是先进制造业,尤其是并购重组产能整合板块(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等);三是国企改革。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