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24理财子公司业绩回顾:理财蓬勃发展的背后

机构研报 2024-09-04 11:30:25 阅读

投资建议

    在金融脱媒以及手工补息整改的影响下,多数理财机构1H24 实现了较快速的规模增长,理财行业也实现了资管新规以来增长动能较强的一年。

    理由

    国有行、区域行理财机构规模增长力度更强。2024 上半年,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理财机构AUM较年初分别增长8.9%、5.0%、8.8%。我们认为国有行理财机构主要受益于母行手工补息整改,4 月以来相当体量资金从大行企业存款流向理财子公司;而区域行理财机构“优质资产+本地用户高粘性”的优势延续,尤其是江苏省的理财机构规模表现更好。股份行理财机构表现较为分化,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规模“意外地”较年初降低4-5%,而信银、光大、浦银、民生、华夏理财等均实现2 位数增长。

    为何理财Top2 机构规模有所流失?从我们的视角来看,行业竞争加剧、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考核、“资产荒”压力等均是限制2 万亿元+理财机构规模再上台阶的核心因素:1)商业银行财富平台趋于开放,加大理财产品竞争;2)理财产品短期化背景下流动性风险管理诉求加强;3)理财公司评级办法或对规模增长的考核要求降低;4)“资产荒”压力加剧,理财机构资产欠配压力较大,同时理财产品同质化有所提升。

    头部集中度提升,供给侧改革加速。1H24 末,理财行业CR5、CR10、CR15分别为38%、66%、82%,分别较年初持平、提升3pct、提升5pct,我们看到中尾部理财机构在流失市场份额。另外,我们预计部分未获得理财牌照的银行机构或逐步在未来2-3 年清退存续理财业务规模,目前32 张理财牌照的稀缺属性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头部集中化的趋势预计将延续。

    理财利润、营收增长提速。2024 年上半年,理财子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4%;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17%、6%。我们认为,快速扩容的理财AUM规模是驱动理财子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原因;但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含权理财产品规模收缩、固收类理财产品呈现短期化,我们预计理财产品加权平均费率略有降低。在各项收入中,理财销售收入增长弹性更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1H24 代销理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4%、22.3%。我们测算招商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销售费率约为0.18%,相较2023 年提升3bp。

    风险

    行业监管整改压力超预期;理财净值波动压力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