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系列一:“工具箱”使用全图鉴
报告摘要:
引言:新“国九条”以来,新一轮金融供给侧改革定调“以投资者为本”,市值管理考核体系也由国企放宽至全市场,资本运作“工具箱”使用蕴藏另类投资线索。本篇聚焦市值管理“工具箱”(并购重组&分红&回购&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定增&投资者关系&ESG 披露),从结构性数据特征拆分、生命周期偏好差异分析、实施效果回测三大维度指导投资者如何把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契机提升回报率。
海外市值管理经验:(1)美国科技股分红率低而回购率相对高,标普500 十年慢牛涨幅中股票回购贡献76%。(2)日本《伊藤报告》提出8%ROE 目标,多元路径含并购、分红回购。
七类市值管理“工具箱”使用图鉴:(1)并购重组:与IPO 存在“跷跷板”效应(政策发力重点);东南亚/亚太跨境并购显著增加,集中在先进技术/能源矿产等行业。(2)分红&回购:23 年分红公司占比新高(71.8%);根据测算,预计实施ST 中超80%触及分红不达标情形;回购率(尤其是回购注销金额占比约15%)仍然较低。(3)股权激励:
集中科技行业(电子/计算机);标的物股票和期权占比基本保持6:4;国企激励折价率相对高(央企均值73%);(4)大股东增持:小盘股/超千亿大盘股/国企增持规模更大;(5)定增:折价收益率稳定在14%左右;200 亿市值以下小盘股占比提升至50%左右;(6)投资者关系管理:国企调研频次低于民企;(7)ESG 披露:半强制披露规则确立(含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AH 股),独立报告披露率超40%。
市值管理“工具箱”使用偏好:(1)分行业看,科技行业倾向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制造/金融/医药行业倾向现金分红;石油石化/钢铁行业倾向回购;公用事业/金融行业ESG 评分领先。(2)分市值看,大市值企业市值管理工具使用情况显著优于小市值企业。
市值管理“工具项”实施效果评价:(1)并购重组:以业务转型、产业链并购为目的的项目市值增幅更高;成熟行业(非银金融/钢铁/电力设备)市值增幅更高;国企项目市值增幅更高。(2)回购:3 年期效果凸显;小市值企业市值增幅更高;使用自筹/自有资金方式市值增幅更高。
(3)分红:分红次数越多、分红比例越高的企业市值增幅更高。(4)股权激励:煤炭/电力/军工行业市值增幅更高;股权激励行权折价率越高的企业市值增幅更高。(5)定增:定价优于竞价;以重组目的(如资产置换、资产注入)效果最佳;国企优于民企。(6)大股东增持:小盘股、传统行业(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煤炭)市值增幅更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全球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全球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