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深度系列报告之一:国债期货入门基础
2024 年债券市场由于供需阶段性错配,市场不断围绕“资产荒”展开定价,利率债进入“低位、低波动”阶段,信用利差也被持续压缩,“杠杆策略”和“信用策略”失效,市场逐步转向“久期策略”。在此背景下,机构亟需新的投资工具拓展债券投资组合收益的来源。
【报告亮点】
国债期货由于其高杠杆、流动性活跃与交易灵活性,与当前的债券投资背景较为契合。本文对国债期货的市场简介、常用概念、常用策略以及机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参与国债期货投资提供参考。
【主要逻辑】
逻辑一:国债期货市场简介
当前国债期货共有四个期限的合约,分别是2 年期、5 年期、10 年期与30年期,基本涵盖了从短到超长期限的覆盖。国债期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产品体系的完善,成交制度的优化与规模的逐步增加。宏观市场与微观交易结构决定了不同期限国债期货的成交活跃占比,今年以来“弱需求和资产荒”成为市场叙事主线,30 年国债期货的成交占比逐步攀升。
逻辑二:国债期货常用要素
国债期货目前上市四个品种,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杠杆属性较强,通常是净价报价,每年有四次移仓换月,交割为实物交割。国债期货合约引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名义标准券”概念,同时衍生出可交割券、最廉券、基差、净基差等概念。
逻辑三:国债期货常用策略
国债期货的策略较为丰富,主要分为套保策略、期现套利策略、跨期套利策略和跨品种套利策略。套保策略主要为了对冲现货价格的波动风险。期限策略主要分为基差策略和IRR 策略。跨期策略主要围绕近远月合约的价格之差进行套利。跨品种策略主要围绕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和陡峭程度进行套利。
逻辑四:国债期货的机构参与情况
国债期货的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主要是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等。不同类型的机构对于参与国债期货的诉求主要分为套保、投机和套利。公募基金以套保为主要策略持有国债期货空单为主。
风险提示:杠杆交易和强制平仓机制下波动较大,套利策略由于交易限制和预期收益不符,监管政策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