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观”:核电蓄能 成长和确定性兼备
主要观点
回顾:我国核电行业目前正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我国核电发展自1970年代起步至今,经历了起步阶段、适度发展阶段、以及规模化快速发展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70 年代初 -1990 年代中期):1985 年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并在1991 年并网发电,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突破;1994 年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先后正式投入商用。2)适度发展阶段(1990 年代中期-2005 年):核电发展态度转向积极,共开工建设8 座核电机组,处于小批量建设阶段。3)规模化发展阶段(2005 年至今):核电发展态度进一步积极,尽管经历审批低谷,但随着2019 年核电解冻,逐步恢复正常,在建及在运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大幅抬升。
现状:稳步提升,在运机组处于世界前列。2023 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发电量达到4332.56 亿千瓦时,同比上升3.71%,尤其2014 年以来,随着每年新增机组投入商运,核电年发电量大幅提升。核电装机方面,2023年我国在运机组55 台,装机容量及在运机组数量位列世界第三。最新新增商运机组方面,2023 年,防城港3 号及石岛湾高温冷气堆核电站示范工程2 台机组投入商运;2024 年5 月,防城港4 号也具备商运条件。
展望:核电蓄能,项目将迎来密集交付。
核电审批节奏加速,预计按每年8-10 台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发展。2019 年核电项目再度重启以来,审批节奏不断加速,2022 和2023 年分别有10 台新机组获批,2024 年8 月19 日国常会最新核准通过5 个核电新项目共11 台机组,达到2019 年核电项目重新开闸以来最高。当前我国核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主三代核电将预计按每年8-10 台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发展。
装机建设稳步提升,核电项目集中开工。近年来我国核电在建项目数量持续提升,根据世界核协会数据显示,2023 年底在建核电机组26 台,数量全球第一。2024 年1-7 月,中国大陆共新开工5 台机组,数量已经与2023 年持平,仅2024 年7 月就有3 台机组集中开工,新开工有提速趋势。
核电新增项目不断释放,投资额高增。行业层面看,2023 年我国核能发电工程投资额达到949 亿元,为历年最高。上市公司层面,以中国核电为例,2024 年投资计划总额超1200 亿元,同比增长超50%,且2024年发布定增预案引入社保基金,助力装机容量进一步提升。
将迎密集交付周期,装机放量带来长期成长性。目前在建核电项目多是2019 年审批重启以来核准通过,若按照5-8 年建设周期,未来几年将迎密集交付周期。对中国核电及中国广核截至2023 年底在建核电项目进行统计,预计2024-2029 年两家合计将新增2103.2 万千瓦装机容量投入商运。
因此,核能作为保障能源供应,未来随着装机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 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有望成为世界第一,2035 年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达到10%左右,较2022 年翻倍。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受益于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具备成长性的核电双寡头,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风险提示
核电政策收紧,核电核准节奏不及预期,核电在建及并网进度不及预期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