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专题报告:央行答记者问释放的信号

张伟/朱宸翰 2024-09-06 17:38:24
机构研报 2024-09-06 17:38:24 阅读

  9 月5 日,央行有关领导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对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后续货币政策操作等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接下来我们对其中要点做解读。

      一、降准仍有一定空间,短期内降息概率或不高

    货币政策司邹澜司长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我们认为,当前经济还有待恢复,并且降准能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助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因而后续降准存在可能性。

      邹澜表示“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银行体系稳定是进一步降贷款利率的重要考量,需要注意当前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 。而4 月叫停“手工补息”后,大行面临存款外流压力,短期内下调存款利率的空间可能也减弱。

      二、央行买卖国债将是常态化操作,助力提升流动性管理和利率曲线调控

    在本次发布会上,央行称“买卖国债主要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

      理论上国债买卖是双向的,既可买入也可卖出,并通过与其他工具灵活搭配,提升短中长期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央行通过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相对于MLF 投放来说,成本会更低,能够减轻银行负债成本压力。关注后续央行是否通过买卖国债净投放基础货币,从而置换MLF。另外,央行买卖特殊期限的国债收益率,这体现了央行对收益率曲线的调控。

      三、短期内2.1%是利率下行的关键点位,但长债风险依然可控,仍可以择机布局

      9 月5 日,期限为10 年的24 特别国债续作01 出现卖盘报价。此券非活跃券、名称特殊,因此较快引发市场关注,此后1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接近2.1%的位置上行。我们认为2.1%仍是利率下行过程中的关键点位。10 年国债利率在9 月5 日收于2.13%,短期下行空间或难以打开,但是长债风险也可控。负债稳定的机构可以择机配置。7 年期国债利率离低点相对还有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机构行为不确定性,结论可能存在偏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