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把握内需确定性与外需景气度
核心要点:从Q2各板块财务指标来看,电新各子板块中电力设备表现较好。一方面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在手订单增速明显高于其他板块,且供给端增速较低。我们根据新增在建工程对未来一年各板块固定资产增速进行拟合,发现电力设备行业尤其是特高压方向供给增速较低,在行业需求确定性高增的情况下预计电力设备板块将持续处于高景气周期,且今年下半年会进入业绩、订单共振的阶段。其他板块中全球户储、大储行业预计将持续处于高景气状态,海风供需格局较好但需要关注需求端释放情况如何。光伏、锂电、陆风目前需求增速仍然低于供给增速,重点关注行业供需边际好转时点以及下游需求增速情况。
电新板块现状盘点综述:电力设备行业Q2财务指标表现好于其他电新板块,供需角度来看电力设备板块尤其是特高压及出海方向未来1年景气度相对较高,光伏锂电等板块资本开支增速明显回落,等待行业供需重回平衡。
从财务指标来看,电力设备、储能Q2收入同比增长,其中电力设备增幅较为明显,光伏、锂电等行业由于产品价格下跌,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盈利能力方面,电力设备板块毛利率、净利率同比略升,锂电龙头依靠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同比有所提升,其他大部分板块盈利能力同比均有所回落。从合同负债所反映的订单增速来看,电力设备同比增速也明显高于其他环节。
另外,对于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这三个能够反映行业供给增速的指标,电力设备固定资产增速较低,尤其是特高压方向固定资产几乎没有增长。光伏、锂电、欧洲户储等行业由于盈利能力明显回落,因此资本开支增速已明显下降,表明行业扩产意愿已大幅减弱。
我们假设各板块的新增在建工程在未来1年之内转固,对各板块未来1年的固定资产增速进行测算,并与各行业需求增速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电力设备、海风、大储、全球户储需求增速快于供给增速,预计将继续保持高景气;? 锂电、光伏、欧洲户储当前基本面已经处于L型底部位置,锂电可能于2025Q2行业供需形势出现明显改善,光伏由于行业扩产惯性,未来1年行业固定资产同比增速预计将保持在25%-30%,25年Q1-Q2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预计行业有望在2025H2-2026年实现供给出清。欧洲户储重点关注库存边际变化情况以及当地户储需求。
电力设备:电网投资上行,海外业务高景气延续;业绩较快增长,盈利能力上行;板块有望进入订单与业绩共振区间,继续强烈看好? 需求端:1)网内:电网投资上行,强化特高压建设确定性,预计2024年电网投资超6000亿元,同比增加711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行业保持高景气。2)海外: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已成全球重要议题,全球电力设备需求高企。全球新能源装机增长+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制造业回流/数据中心等用户侧增量,海外需求将持续向好;总体供需偏紧。
2024中报: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上行,海外业务起量增利。1)网内/海外需求向好,核心公司营收稳健上行,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一次设备需求旺盛,电表Q2交付大额订单等)。2)一次设备、电表类公司盈利能力保持上行,主要由于降本增效+产品升级/数字化提效+高毛利产品增加(高电压/海外/纯设备类等)综合所致,部分月份受到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3)海外业务保持高景气,起量增利。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电力设备板块依然是电新行业中基本面最为确定的方向,强确定性下预计H2将出现订单业绩双增,有望率先估值切换。
1)网内:电力设备为当下基本面最确定的方向,看好特高压&柔直,推荐平高电气、时代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
2)海外:变压器+电表:思源电气、三星医疗、海兴电力、金盘科技、伊戈尔等。
储能:大储、户储全球爆发,亚非拉市场引领储能发展? 光储评价促进储能需求全球爆发,市场逐步认识到亚非拉市场的潜力,Q2大储、户储出货环比提升明显。同时,量的超预期释放有望弥补利的下降,推荐储能集成龙头、户储逆变器龙头,出海弹性标的等:
储能电池:碳酸锂已降至8万元/t以下,储能电池出现低于0.3元/Wh成交价。储能电池出货Q2普遍环增,但盈利能力受减值等影响恢复慢于出货。
逆变器(户储):Q2户储逆变器环比显著增长,亚非拉地区储能需求超预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PCS(大储):Q2收入、出货高增兑现,毛利率维持稳定,下半年预计出货进一步增长,出海有实质性进展。
集成:中东大单落地,市场逐步认识到海外大储需求的普遍性,盈利能力虽较美国低,但仍显著高出国内。
投资建议:(1)大储是增长最为确定的环节:建议关注电池龙头、集成龙头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阿特斯等,并建议关注出海弹性标的上能电气、盛弘股份等;(2)看好户储亚非拉需求持续性:建议关注德业股份、锦浪科技、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固德威等。
风电:Q2风机盈利拐点来临,海缆维持高位稳定,塔筒零部件盈利持续低迷? 2024年上半年行情、基本面表现:回顾2024年上半年风电行情,板块呈现下跌,其中风电指数下跌23%,海风指数下跌15%,其中海缆环节头部企业上涨,其他环节基本均呈现下跌。下跌原因分析:(1)开工不足导致企业出货低迷(海风情况差于陆风),Q1、Q2业绩同比大幅下降;(2)历史上招标量决定股价走势,但24年招标量虽然大幅提升,但企业单位盈利偏低、仍然承压,当前市场除了关注“量”、更关注“利”。
2024年上半年产业链各环节业绩表现:主机:各家主机企业出货同比涨跌不一,三一出货量同比提升明显,上半年多家主机企业毛利率同比已经好转;塔筒:国内市场出货低迷,上市公司除泰胜外收入、利润同比未下滑,其他企业均下降,大金泰胜业绩符合预期程度较高(主要依靠出海业务支撑);海缆:上半年为海缆交付/确收淡季,但海缆板块毛利率维持高位稳定;铸锻件:收入、毛利率、净利率整体呈现大幅下行,原因在于价格下行、出货偏淡(该环节对产能利用率最敏感);叶片:上半年中材科技叶片收入下降,时代新材收入同比维持,预计份额有所提升;中材科技叶片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7pct,毛利率下降幅度好于预期。
后续关注重点:2024年招标、装机增长,陆风“量”已经具备确定性,关注盈利变化:(1)主机:毛利率、价格变化;(2)零部件:谈价情况;海上风电“量”是核心矛盾,需关注具体开工执行和远期提升估值的事件:(1)青洲帆石项目开工、海风其他项目招标;(2)深远海政策、海外订单获取。
锂电:2024Q2锂电整体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但中游材料降价和减值压力下盈利仍在底部。
量方面,受益于电车终端销量环比增长30%,锂电各环节出货量基本实现同幅度增长(三元相关环节略低于平均水平),产能利用率从Q1的40%-60%提升至Q2的60%-80%,部分环节和公司在5-6月实现满产;利方面,稼动率提升带动折旧压力减小、单位成本环比下降,电池、正极、负极单位盈利环比改善(正极受减值影响改善不明显),电解液、隔膜Q2仍有降价压力、单位盈利环比下降。
光伏:营收、利润全面承压,开工率、资本开支力度显著降低,行业开始探底? Q2以来产业链过剩情况进一步加剧,大部分环节营业收入、净利润承压。主材Q2由于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硅料、硅片、电池均开始亏损毛利,且由于库存跌价损失影响,4个主材环节均亏损净利。辅材端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增加,Q2信用减值损失对净利率的影响较大。
由于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大部分环节已经下调了开工率,并减缓了资本开支计划,重运营资金的辅材环节开始加强货款催收。组件、硅片、电池、硅料、玻璃几个资本开支相对较重的环节6月以来行业开工率持续往下,Q2资本开始规模继续维持低位,在建工程也逐步下行;辅材端如玻璃、胶膜环节Q2现金流也在年内提前转正,主要系企业加强了货款催收和应收账款管理。
展望后续,我们预计行业出清时间可能在2025年末-2026年,主要考虑当前硅料有效产能(按照7月开工率水平)约为800GW,按照行业需求增速20%左右,预计2026年全球需求能够覆盖有效产能,若需求超预期或硅料产能加速退出,可能提前至2025年底。
风险提示
光储:1、上游原材料放量,中游制造业加速扩产,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当前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较大,且有部分新玩家计划扩产,若后续原材料充足,且各环节扩产均能落地,预计行业竞争可能会加剧;2、电网消纳等环节出现瓶颈导致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欧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并网速度较快,可能会对电网消纳能力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可能会使得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3、新技术快速扩散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目前光伏行业TOPCon电池扩大计划规模较大,如果后续行业扩产提速且各玩家之间差距不大,那么可能会造成TOPCon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锂电: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反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3、锂电产业链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重点项目的推进是相关公司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同时影响产业链稳定性。
风电:1、风电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2、深远海风电项目推动不及预期:风电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风电行业整体竞争比较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深远海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以来上游各零部件降本,如漂浮式浮体、整体、海缆等,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深远海风电大规模推广发展;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风险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电力设备: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7、机制方面:电力市场机制推进不及预期;现货市场配套辅助服务、容量补偿、峰谷价差等不及预期;虚拟电厂、需求侧管理等新兴市场机制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