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周报:逆周期调节有望加强 银行股高股息价值延续
核心要点:
市场回顾:银行指数下跌5.75%,大型银行市场表现居后本周(截至2024.09.01)银行(申万) 指数下跌5.75%,市场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57 个百分点。大型银行市场表现居后。
资金市场:资金环境明显宽松,存单净融资额较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5040 亿元。短期资金利率下行,跨月后资金环境明显转松,周内资金利率下行至政策利率以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 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分别为1.97%/1.98%/2.09%/2.04%,较前值变化2 BP/3 BP/5 BP/0 BP,大行与区域行利差下降2 BP 至7 BP。8月存单净融资为-3948.9 亿元,存单净融资额较低。
行业与公司动态:加强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资金加速向新质生产力流动
8 月26 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两会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及金融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听取相关意见建议。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2 月、5 月、7 月先后三次实施了比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8 月29 日,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北京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座谈会。会议强调,充分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基础扎实、客户资源丰富、风险识别能力较强、产品体系相对完善等优势,促进资金加速向新质生产力流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保险机构助力科技创新路径。要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做好优质项目储备,按照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要求,为不同成长阶段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争取更多项目尽快落地,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在首都取得新突破。
投资建议
当前经济呈弱复苏态势,信贷投放更加注重质效,信贷增长动能相对不足。
后续支持性货币政策有望加强,制造业等新兴领域投资有望保持高位,有望维持信贷保持稳健增长。息差依然承压,前期成本管理的节约效应仍在释放,息差降幅有望收窄。银行整体风险可控,房地产风险将继续化解,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银行股高股息配置优势有望延续,建议关注:
一、资产质量优、客户基础牢固及资产配置能力强的区域银行,优质区域行有望提供较高动态股息率;二、国有大型银行,具有较强估值安全底线。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信贷需求持续低迷;行业信用风险过快释放;政策落实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