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扁平的收益率曲线 谁的定价有问题?
债市周观点:扁平的收益率曲线,谁的定价有问题?
央行国债净买入操作直接利好流动性,导致短端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收益率曲线再度走陡,10Y-1Y 国债利差周度上行2.3bp 至70bp,收益率曲线再度呈现“牛陡”形态。期间债市主要关注两点,一是随着流动性宽松、资金利率下行,机构杠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增长16.8%至7.12 万亿元;另一方面,信用债市场跟随利率债市场同步回暖,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下行,短端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略大。海外继续交易降息,9 月美联储降息概率相对较大。
上周重点关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央行就货币政策及相关问题进行问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2024 年Q4 降准落地概率要大于降息,但降准落地预计无法主导后续债市走势,目前降准和国债净买入均是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工具,如果降准落地,预计也会挤压央行净买入国债的空间。考虑到历年四季度资金缺口较大,央行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必要性较强,2024 年四季度25bp-50bp 降准落地的概率较大。但是一方面市场此前对于降准落地的预期偏强,并无新的预期差;另一方面降准多为补充资金缺口,多在资金面偏紧时落地,降准落地后资金面通常不会大幅度转松,甚至伴有资金面收敛迹象。因此无论是从预期的角度还是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即使降准落地,并不能为债市带来超预期利好,预计也无法主导后续债市方向。此外8 月央行正式开始操作国债买卖,国债净买入也是典型的长期流动性投放工具,降准和国债净买入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如果2024 年Q4 央行选择降准释放流动性,预计也会挤压央行净买入国债空间,降准对债市的利好整体不及国债净买入。
(2)内部因素对降息的约束要明显大于外部因素,与人民币汇率相比,存款“出表”、银行净息差压力等对降息的约束要相对更大,不宜简单期待美联储降息后国内会跟进降息,2024 年Q4 降息概率仍低。2023 年Q4 以来央行下调国内政策利率节奏相对谨慎,调降时滞明显变长。但是央行在降低存款利率方面动作频频,存款利率下调频率要大于政策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调频率,此外通过4 月通过禁止“手工补息”等方式明显压降实际存款利率,助力商业银行压降负债端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但是大幅度压降实际存款利率,也带来了商业银行存款“出表”问题,同样不利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由此可见,贷款利率持续下调加剧商业银行净息差、存款“出表”问题,但是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核心,央行在降低贷款利率时需要着重考虑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因此2023 年Q4 后央行明显更为关注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2024 年Q2 开始央行也开始关注存款“出表”问题,净息差压力、存款“出表”也成为央行降息相对谨慎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从7 月央行降息来看,人民币汇率等外部因素对降息的约束相对较弱,因此不宜简单期待后续美联储降息后国内会跟进降息。当下国内的两个约束条件仍在,预计2024 年Q4 政策利率、存贷款利率下调概率相对偏低,从而对债券收益率底部形成有效约束。
(3)对于当下的债市而言,仍属于利空与利多因素交织的震荡阶段,市场预期反复属正常现象。从短端利率的角度来看,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较为逼仄,近期债市走强空间也是前期调整腾挪出来的空间,后续通过长端调整引领曲线走陡修复的概率较大,我们继续建议Q4 债市谨慎为上。债市收益率本身的绝对下行空间才是核心,往往能够从市场本身的角度有效预测拐点。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收益率曲线扁平,主要集中在隔夜利率偏高(R001)、超长期国债利率偏低(30Y 国债)等方面,体现为长端倒逼短端、而非此前的短端影响长端,超长端估值明显偏贵,预计后续曲线修正概率较大,30Y 国债-R001 有走陡空间。但从R007 到10Y 国债整体定价相对合理,曲线相对陡峭,因此R007、1Y 国债、1Y 同业存单等仍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目前1Y 国债、1Y 同业存单分别报收1.44%、1.97%(9 月6 日),在货币政策不大幅宽松的情况下,下行空间较为逼仄,但是上行空间较为充足,近期短端收益率再度下行也是由前期调整腾挪出来的空间。考虑到超长债和信用利差定价过于极值,后续通过长端调整引领曲线走陡修复的概率较大,我们继续建议Q4 债市谨慎为上。
周度(9.2-9.6)资产走势:国内债市走强,10Y 美债收益率下行、报收3.72%。具体来看:(1)资金: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1 年期AAA 同业存单震荡走平、报收1.97%,机构杠杆环比抬升。(2)债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再起,债市走强,10Y 国债收益率报收2.14%。(3)大宗商品及原油:黄金下跌0.36%报收2526.80 美元/盎司,布伦特原油下跌7.24%报71.47 美元/桶。(4)汇率:美元指数报101.19,在岸人民币汇率报7.09。(5)权益市场:国内外股市普遍收跌。
数据来源:Wind、Choice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宽松超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