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首批CCER挂网 海上风电占主导

郭雪/卢璇/刘正 2024-09-08 15:43:16
机构研报 2024-09-08 15:43:16 阅读

热点聚焦:

    1)国内:首批CCER 挂网,海上风电占主导。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对首批共计26 个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进行挂网公示,26 个项目涵盖17 个能源工业(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项目,9 个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项目,覆盖了首批方法学发布的全部4 类,具体为造林7 个、红树林2 个、光热1 个、海上风电16 个。根据公示信息,26 个项目年减排量约730 万吨,其中海风类项目占700 万吨。若按照首个监测期3 年来算,如果项目全部签发,将产生近2200 万吨CCER。

    2)国外:马来西亚将通过启动脱碳计划,到2050 年实现航空业的净零排放。马来西亚交通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蓝图包括计划在飞机技术方面减少高达18%的碳排放,并增加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包括生物燃料和其他替代品,旨在减少46%的排放。马来西亚还将通过采用碳补偿计划和购买碳信用额,额外减少30%的碳排放量。但该机构表示,这些目标取决于当地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以及符合国际准则的碳补偿项目的实施。

    政策动态: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通知指出,对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以及2023 年1 月1 日(含)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对项目自发自用电量和2023 年1 月1 日(不含)之前的常规存量水电项目上网电量,现阶段核发绿证但暂不参与交易。

    ESG 产品跟踪:

    1)债券:截至2024 年9 月6 日,我国已发行ESG 债券达4746 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13.69 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 年9 月6 日,本月发行ESG 债券共19 只,发行金额达104 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 债券1166 只,发行总金额达37,817 亿元。

    2)公募基金:截至2024 年9 月6 日,市场上存续ESG 产品共550 只,ESG 产品净值总规模达5148.99 亿元人民币,其中环境保护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37.71%。截至2024 年9 月6 日,本月发行ESG 产品共0 只,发行份额为0.00亿份,近一年共发行ESG 公募基金61 只,发行总份额为230.96 亿份。

    3)银行理财:截至2024 年9 月6 日,市场上存续ESG 产品共603 只。其中纯ESG 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7.38%。截至2024 年9 月6 日,本月发行ESG 产品共16 只,主要为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近一年共发行ESG 银行理财439 只。

    ESG 专家观点: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今年强制碳市场有望扩容,配额有偿分配条件已成熟。近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接受了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就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张希良表示,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近期,应进一步夯实数据质量基础,扩大碳市场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引入有偿分配,增加交易主体,初步发挥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政策工具的作用;中期,实现对八大高能耗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全覆盖,管控8000 家左右企业,在部分行业实现由碳排放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丰富交易产品,全面发挥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政策工具的作用;远期,全面由基于强度的碳市场转向基于总量的碳市场,打造成为高效的全球样板碳市场。

    风险提示: ESG 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