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周度观察:资产定价逻辑切换后的债市优势品种
核心观点
债市学习效应逐渐强化,大幅回调风险相对可控。资产定价逻辑从短期机构行为重回中长期基本面,10 年国债向下突破2.1%、30 年国债向下突破2.3%的概率在提升。品种上,建议关注期限利差保护相对充足,央行卖债暂未聚焦的 5Y 期品种。
债市学习效应逐渐强化
自2024 年4 月3 日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首次提示长债风险以来,债市经历了从“预期调控”到“实操落地”两个阶段变化,反映债市投资者的学习效应逐渐强化:①第一阶段(4 月至6 月):央行频繁喊话之下债市基于学习效应,回调幅度逐渐减弱。②第二阶段(7 月至今):央行逐步新设货币政策工具,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对长债收益率的调控经历了从“预期”到“现实”的转化,债市再次经历大幅回调。虽然央行对于长债收益率的调控从预期向现实过渡,但行至当前,市场的学习效应再次凸显,债市大幅回调的风险相对可控。
资产定价逻辑切换后的关注点
近期市场对于债券资产定价的逻辑发生了切换,我们认为有如下三个关注要点:
第一,交易活跃度下降情形下,资产定价逻辑或从短期逻辑向中长期切换,债市定价的核心从机构行为回归基本面。第二,从基本面来看,中长期利率下行趋势暂未出现反转信号,核心需要关注的是斜率问题。第三,当前情形下配置优于交易,债市收益率下破前低的概率在提升。
债市策略:建议关注5Y 期品种
首先,从收益视角来看,在央行参与下利率曲线逐渐陡峭化,短端品种收益率已与资金利率倒挂,利率曲线左侧可作为央行合意区间的参考基准,资金面的扰动相对钝化。通过对利率曲线右侧各品种与短端的期限利差进行比价可得,在利率曲线陡峭化行情下当前5Y-2Y、7Y-2Y、10Y-2Y 及30Y-2Y 期限利差均处于较高分位数。
其次,从风险视角来看,央行于8 月公告的国债买卖操作主要思路为“买短卖长”,对于债市收益率的风险提示也主要聚焦于长债及超长债,对于5Y 品种暂未进行明确干预,因而在期限利差保护充足的情形下,即便债市出现调整,5Y 国债调整风险亦相对可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超预期边际变化;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