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外储稳汇率升 打开政策空间

张浩 2024-09-09 08:49:34
机构研报 2024-09-09 08:49:34 阅读

核心观点:截止8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32882.15 亿美元,环比增加318.4 亿美元。受美债收益率下行和美元贬值影响,估值效应或是外储增加的主要原因;8月初全球多地风险资产波动过后,美元明显贬值,逢低购汇需求或集中释放。向前看,外储方面,预计估值因素继续支撑外储,逢低购汇需求集中释放后交易因素对外储的消耗或将降低;汇率方面,预计美元兑人民币短期中枢或有所下移;央行货币政策方面,我们认为在7 月降息过后,短期内降准或更近,海外货币政策走向宽松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内外均衡的压力减轻,存在进一步降息以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可能。

    估值效应或是导致8 月外储增加的主因:从外储变化的各因素来看,导致8 月外储环比增加的主因或是美债收益率下行和美元贬值导致的估值效应。8 月初全球多地风险资产波动过后,全球Carry trade 出现一定程度逆转,美元明显走弱,导致了较大程度的非美债券资产产生汇兑收益;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时点临近,美债收益率继续下行,我国外储中美债估值继续上升,二者叠加,估值效应或是8月外储增加的主因。

    估值效应:

    外债收益率下降,我国持债估值上升,结合应计利息估算使外储增加430 亿美元左右。8 月,受前期日本央行加息、日元升值导致Carry trade 逆转,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影响,美债到期收益率继续下行,债券价格上升,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估值产生一定影响;长债中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国债收益率也明显下行,英国、法国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短债中日本、法国、德国国债收益率明显下行,英国国债收益率则反向回升,外债估值变化预计使我国外汇储备增加390 亿美元左右。此外,8 月持有外债应计利息预计40 亿美元左右,因此估值与利息合计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加430 亿美元左右。

    8 月美元指数加速下行,美元兑日元、澳元、英镑、欧元均有所贬值,估算汇率折算造成的汇兑收益在720 亿美元左右。8 月末,美元指数较7 月末环比下跌2.2%,具体来看,8 月底日元、澳元、英镑、欧元兑美元汇率分别较7 月底上升2.6%、3.4%、2.1%和2.0%。以外管局公布的各币种兑换美元比例对比测算,估算8 月美元贬值导致非美元资产兑换为美元时产生汇兑收益在720 亿美元左右。

    综上两方面因素,估算估值效应引起外汇储备增加1150 亿美元左右。

    交易因素:

    预计8 月银行结售汇逆差和其他购汇用汇需求等合计对外储消耗在560 亿美元左右。从贸易差额看,预计8 月美元计价贸易顺差831 亿美元,环比较7 月减少15亿美元,相应地结汇需求或有所下降;另一方面,8 月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回落,随后至今走势呈现震荡向下,8 月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较7月回落1.57%至7.1477,较前期7.25 以上水平大幅回落,受此影响,8 月逢低购汇需求或较多,结售汇逆差或维持较高;此外,结售汇差还受到其他购汇、用汇等需求影响,预计8 月结售汇逆差和其他购汇用汇需求等合计对外储消耗在560 亿美元左右,与上月结售汇逆差的545 亿美元相差不大。

    预计8 月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模流出在270 亿美元左右。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受人民币资产走势变化、货币政策动向、中美利差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8 月对外资资产配置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民币资产股债双双走弱、全球Carry trade 有所逆转等。8 月股指有所下跌,万得全A 月环比下跌3.97%,北向资金流向数据停止公布于8 月16 日,8 月1 日至16 日净流出40.53 亿美元,而从保持更新的总成交金额和笔数数据来看,8 月北向资金活跃度进一步下降,日均成交金额下降至136 亿美元,日均成交笔数下降至7248 笔,活跃度下降或指向北向资金净流出压力仍然不小;10 年期和1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月均值分别下降6.5 和2.8 个bp,但中债国债全价指数环比下跌0.04,预计8 月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模有一定程度下降。

    综上两方面因素,预计交易因素引起外汇储备减少830 亿美元左右。

    向前看,外储方面,预计估值因素继续支撑外储稳定,逢低购汇需求集中释放后交易因素对外储的消耗或也将降低。9 月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走势以下降为主,主要外币兑美元走势不一,受7 月31 日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影响,日元兑美元升值持续,carry trade 有一定逆转,伴随着距离市场预期9 月美联储降息时点临近,美债收益率下行趋势或持续,预计估值效应继续对外汇储备形成正向影响。8 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明显回升或导致逢低买汇的需求中间,购汇需求或导致了外储的消耗,但8 月集中购汇需求或有集中释放,后续购汇或逐步趋于平缓。此外,我们预计8 月出口同比增长8.5%,出口走势仍相对积极,对结汇需求有一定支撑。预计短期内交易因素对外储的消耗或缩小。

    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中枢或有所下移。 8 月初全球多地风险资产波动过后,人民币兑美元明显升值,在全球Carry trade 逆转带动下8 月人民币兑美元震荡走强,以美元指数月均值与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月均值之比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作为两组变量观察,二者在多年来保持了高度相关性,但2023 年年底以来,二者走势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指数中枢相对平稳,窄幅波动为主,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则在今年上半年持续上升,8 月以来才明显回落,以长周期数据测算,美元兑人民币中枢或在6.90-6.95,短期中枢或在7.1 附近。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降准或更近,海外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或也意味着国内进一步降息的概率上升。9 月5 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结构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实施力度,推动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加大逆周期调节力 度”等,释放出降准可能临近的信号,我们认为,在7 月降息过后,短期内降准或更近,而美联储若如预期在9 月首次降息,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内外均衡的压力减轻,海外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少,货币政策逆周期加力支持完成全年发展目标的空间或将进一步扩大,在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力度的导向下,存在进一步降息以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可能。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导致汇率波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