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专题:股、债性双重承压 近期转债市场主要由何定价
长期以来,正股是影响转债价格的主导力量,但在债底保护作用下,一般情况下权益市场下跌范围越广,市场情绪越弱,转债市场相较于正股的抗跌属性越强。但今年5 月以来,权益市场跌跌不休,搜特、鸿达、蓝盾与岭南转债陆续实质性违约令转债债底虚化问题越发严重,股债双重不利因素共振,使转债绝对价格降至历史底部。我们以正股下跌时的转债涨跌幅减去正股跌幅来衡量转债的抗跌或超跌程度,发现6-8月,大多转债抗跌属性下降至近五年30%分位水平以下,112支转债相比正股出现超跌。
正股压制已不足以解释本轮转债市场的大幅调整,债性因素——发行人业绩背后反映的偿债能力——成为近期转债市场估值定价的主要因素。抗跌能力下降最多(近五年10%分位以下)的转债2023 年净利润中位增速下降最快,而2023年近利润中位数逆势增长的转债,整体抗跌能力反而上升。
此外,6-8 月逆势收涨的44 支转债中,7 支受益于行业利好引发相关概念发酵,由正股带动转债实现增长,其余37 支转债主要由于新上市、回售期将近、剩余规模较小、提议下修等因素拉动,平均跑赢正股9.97pcts。
虽然近日股性利好因素正在逐渐积累,但市场情绪仍受高风险转债违约风险压制,短期内防御属性仍是转债策略布局的核心,价格距离债底不远,业绩较强或有明显改善的转债,以及股性较好,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转债可作为重点布局方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