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刊:市场近期“风格切换”或带来哪些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且金融监管逐渐收紧,使得具有稳健、高分红特征的红利资产热度较高。其中大型央国企,以及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持续跑赢大盘。然而最近两周时间银行“抱团”出现一定瓦解,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切换。我们认为之前资金过度聚集红利板块,导致交易拥挤,以及近期机构对于部分媒体报道过分担忧引发集中调仓是本轮风格切换的主要原因。
尽管短期来看,伴随9月中上旬苹果新品发布会的召开,部分中小市值与“果链”科技板块或反复活跃,但考虑到当前总量政策的定力与金融强监管的方向并没有变化,我们预计红利等偏稳健风格依然将是下半年的主导风格。当前时间点,建议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有“新质生产力”属性的公用事业细分,如:核电、电信运营商,以实现“攻守兼备”。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网站、《北京商报》等媒体文章提出不应过度抱团银行等大盘股。北京商报文章指出:耐心资本不能“偏科”大盘股,机构投资者需要发挥专业的投研能力,去发掘一些优质中盘股,甚至潜力小盘股。我们之前报告提到,过度抱团大盘股会挤占中小市值板块流动性,造成一定风险。部分机构投资者或因担心监管动向,而对本已交易过于拥挤的银行板块进行一定的“调仓”。
我们认为这两个媒体报道并不能代表管理层即将大力度干预机构对于银行股等红利资产的配置。其次,机构投资者对于红利资产本质上体现的是稳健思路下的避险需求,考虑到当前总量政策的定力与金融强监管的方向并没有变化,我们预计,红利等偏稳健风格依然将是下半年的主导风格。
就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而言,我们认为当前资金不应过度聚集在银行等板块。资金过度集中不仅会挤占其他板块流动性,而且还会带来集中调仓风险。对于如何兼顾红利资产背后稳健现金流的防御属性,又能更好的符合服务科技等的管理层要求,我们建议机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红利资产中的“新质生产力”细分:核电、电信运营商等细分。
这些细分不仅有着稳健的现金流,同时内生盈利能力受益于公用事业市场化定价改革加速。另外,这些板块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今年两会明确将核聚变、量子科技列为重点支持的颠覆性技术”。在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大对科技支持的背景下,预计核电、电信运营商等央企将得到更大的财政资源支持,并且享受到比一般红利类资产更高的估值溢价。
8月底地产及市场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受外媒对于“下调房贷利率,存量房贷允许转按揭”的报道。
我们认为,这一政策仍属于“调整市场主体间利益关系”的政策,故有一定的概率落地。但是,就其对楼市和消费的影响而言,这种“鼓励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政策往往在“牛市预期”中效果较好,而在房地产整体承压的当下效果有限,故可以参考此前“允许存量房贷根据LPR进行调整“等政策的效果。
当前影响楼市最核心的因素在于居民收入预期与房价预期,而在能够影响这两者的最关键政策——财政刺激方面,财政部再度明确要求:“坚决防止超财力出台政策、新上项目严厉打击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故地产、消费等板块持续性仍很难超预期。
市场表现: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下跌,上证50跌幅较大,周度涨跌幅为-3.07%;大类行业表现来看,可选消费指数和电信服务指数表现相对较好,周度涨跌幅分别为-0.31%和-0.48%;能源指数和信息技术指数表现较弱,周度涨跌幅分别为-5.69%和-3.86%。
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个行业上涨,汽车上涨0.53%;跌幅较大的行业有石油石化、电子和公共事业,分别下跌5.45%、5.27%和5.13%。
交易热度:
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为5868.32亿元(前值为6063.59亿元),处于历史相对低点(三年历史分位数1.30%水平)。
估值跟踪:
截至2024/9/6,万得全A估值(PE_TTM)为15.08,较上周值下降0.28,处于历史分位数(近5年)的0.80%。
分行业来看,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估值(PE_TTM)出现修复。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投资、出口、消费等重要数据的变化,造成经济下行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及预期:财政政策方向与力度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突然收紧或放松。
全球突发性事件影响:如地缘政治冲突爆发或加剧、原油价格巨幅波动、海外主要国家或地区经济数据与预期出现背离、海外主要国家或地区经济政策突然转向等。
股市突发性事件影响:如监管政策变化、上市公司财务暴雷或信誉危机等。
引用数据滞后或不及时:报告引用的公开数据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存在引用数据之后导致对分析结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历史规律失真:本报告观点存在基于历史统计的部分,存在历史规律失效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