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动态点评:水泥行业全国碳交易市场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交易市场覆盖水泥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9 月9 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后文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了2024年作为上述行业的首个管控年度,并计划在2025 年完成首次履约工作。我们认为这一文件的发布,明确了水泥行业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思路和落地时间,是水泥行业逐步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短期对于推动行业产能退出的效果或较为有限,但工作方案的落地将有助于行业碳交易机制的更快成熟,并在下一阶段通过配额收紧加速产能去化,推动行业的产能去化和供需再平衡。
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2024-2026 为启动实施阶段工作方案提出了分阶段实施和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对水泥等行业的覆盖。其中2024-2026 年作为启动实施阶段,主要目标是培育市场主体和完善市场监管。将2024 年作为水泥等行业的首个管控年度,并在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该阶段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不设总量上限。2027 年起为深化完善阶段,在市场机制、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更为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收紧碳配额。
强度控制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总量控制有助于促进产能退出考虑到碳配额分配方式的不同,我们认为工作方案在实施的不同阶段,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或有所差异。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由于强度管控是核心碳排放权分配的主要思路,我们预计不同企业在减碳方面的优胜劣汰有望得到体现和强化。排放强度先进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碳排放权收益,而部分落后企业或将支付更多的成本。在深化完善阶段(2027-),碳配额预计将进入逐步收紧阶段。这将有助于在推动行业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之余,通过总量限制,进一步促进行业落后产能的去化。
短期去产能作用或有限,“去产量”或仍为当前供给优化的核心由于强度管控或仍是2024-2026 年的实施重点,我们预计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落地,短期对水泥行业去产能的作用或较为有限。但随着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更快建立,我们认为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行业产能去化的合力正在形成,对后续产能的加速去化有积极的作用。加大错峰生产等“去产量”为核心的供给调节手段,或仍是短期优化行业供需的核心。今年5 月以来,行业在加大错峰生产、稳定行业盈利等方面正在形成共识,也推动了淡季价格的边际修复,随着行业旺季的到来,我们认为行业下一轮价格修复的窗口亦在临近。
风险提示:房地产销售企稳慢于预期,错峰生产执行弱于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