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物价解读:大月不强
主要数据
8 月CPI 同比0.6%,前值 0.5%,预期(Wind 一致预期,下同)0.7%;PPI 同比-1.8%,前值 -0.8%,预期-1.4%。
核心观点
8 月CPI 环比延续季节性改善,新涨价因素影响进一步升高,分项看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贡献,同时其他主要分项环比非降即平,核心CPI 环比下降,反映物价回升的内生性动能仍然不强。PPI 8 月边际走弱,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恢复预期偏悲观。短期看,需求修复推动CPI 和PPI 明显改善的因素有限,叠加翘尾因素逐步走弱,物价走势仍存在压力。
CPI 同比涨幅有所扩大,新涨价因素贡献提升第一,8 月CPI 同比增速小幅抬升,环比走势持平于季节性,整体延续了偏缓改善的趋势。第二,8 月新涨价因素影响为0.9 pct,上月为0.5 pct,新涨价因素贡献增大;9-10 月翘尾因素分别为-0.5pct、-0.4 pct,持续为负,短期对CPI 读数形成压力。第三,核心CPI 边际走弱,物价回升的内生性动能仍然不强。第四,受夏季高温及局地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扩大,是CPI 环比改善的主要动力,短期看,供需同步修复,食品价格或波动下行。第五,非食品价格环比由涨转降,燃料、旅游出行价格降幅较大。
PPI 同比降幅扩大,短期回升动能不强
第一,PPI 环比走势弱于季节性,同比降幅扩大,市场需求不足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是主因,短期回升动能不强。第二,翘尾因素影响由正转负,9-11 月翘尾因素持续为负,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预期偏弱影响,PPI 改善压力或有所增大。第三,生产资料价格环比降幅扩大,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保持相对稳定。第四,高耗能行业价格下降是PPI 环比下降的主因;美国经济数据回落,海外经济下行预期提升,国际定价的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而国内经济恢复仍偏缓,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价格承压。第五,PPI-CPI 剪刀差扩大,原料进价、产品出厂价格大幅走低,企业利润空间边际收窄。
风险提示:
政策宽松力度不及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