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强出口有何“隐忧”?

肖雨/游勇 2024-09-11 08:49:20
机构研报 2024-09-11 08:49:20 阅读

2024 年9 月10 日,海关总署公布8 月外贸数据,8 月出口3086.5 亿美元,进口2176.3 亿美元,贸易顺差扩大至910.2 亿美元。

    7 月出口增速回落一度引发出口趋势的担忧,8 月出口增速确认了外需未明显恶化。

    7 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从8.6%先降至7.0%,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出口拐点已至的担忧。

    8 月出口增速进一步回升至8.7%,达到年内最高值。我们在7 月进出口点评《外需进入观察期?》中表示,当下出口取决于外需环境与地缘变量(如关税等)。前者可从韩国和越南出口表现来观察,后者发挥作用需要时间,外需短期恶化的可能性不大。8 月出口增速回升印证了外需韧性。

    国别层面,出口增速回升主要受欧盟和“新势力”国家拉动,对美国和东盟出口走弱。

    三大贸易伙伴中,本月欧盟表现较为亮眼,对美国和东盟出口同比回落。8 月,中国对欧盟、东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3.4%、9.0%和4.9%,分别较7 月提升5.4 个百分点、下降3.2 个百分点和下降3.2 个百分点。三大贸易伙伴共同拉动总出口同比4.1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2 个百分点。

    对“新势力”国家出口增速回升,其需求或并未趋势性减弱。8 月中国对拉美、俄罗斯、非洲出口增速分别为19.7%、10.4%和4.5%,较上月均有显著提升。它们共同拉动中国总出口同比增长2.2%,较上月提高1.6 个百分点。

    今年中国对“新势力”国家出口的月度波动较大,引发市场对于其需求持续性的担忧。

    7 月对“新势力”国家出口增速回落,8 月出口增速再度回升,一定程度上证伪了市场对“新势力”国家需求持续性的担忧。

    产业层面,电子产业链景气度边际回落,汽车产业链强势反弹,纺织产业链小幅企稳。

    8 月电子产业链出口走弱源于7 月数据的偏高,实际景气度并不低。8 月电子产品链出口同比(13.2%)仍然是年内次低。手机出口同比增长17.0%,比7 月高12 个百分点。

    其他电子产品(电脑、集成电路、音视频设备)等出口增速弱于7 月。

    汽车出口强势反弹或包含关税落地前的“抢出口”效应。8 月汽车产业链出口同比增长20.1%,比上个月高了10 个百分点,还是今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尽管汽车产业链的景气度一直不低,但本月如此强势的反弹可能还与欧盟关税政策带来的“抢出口”效应。欧盟8 月下旬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税有关,8 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速同样大幅反弹。

    除此之外,地产后周期出口继续转弱,出行消费品偏弱、船舶出口高景气的特征不变。

    8 月地产后周期产品(家具、灯具等)出口同比-0.5%,进一步走弱1.4 个百分点。出行消费品出口同比虽小幅回升,但同比读数-4.2%仍旧不算强。船舶出口同比增长60.

    6%,增速比上月还高。

    进口方面,电子产品已成为进口的“压舱石”,资源品进口增速明显回落。

    8 月进口增速再度走弱,同比增长0.5%,低于前7 个月累计(2.8%)水平。较7 月扰动后恢复的增速7.2%,更是明显走弱。

    产品层面,8 月资源品进口明显回落,是进口下滑的主要原因。铁矿砂、铜矿砂、原油进口增速的环比回落幅度均超过10 个百分点以上,资源品共拉动总进口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相比上月下降了3.0 个百分点。

    资源品进口增速的回落,可能与内需疲软以及海外衰退预期有关。8 月以来,无论是海外商品计价的CRB 现货指数,还是国内商品计价的南华综合指数,环比跌幅都在扩大。

    相较而言,电子类产品进口保持一定韧性。对总进口的拉动仍有1.6 个百分点,较7 月下降了1.0 个百分点。电子类产品中,电脑(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表现较为景气,进口同比仍然高达67%,与7 月相差不大。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进口则有所下滑,同比分别为11.1%和6.9%。

    国别层面,对美欧进口增速下滑较快,而对东亚地区(日韩、中国台湾)和东盟的进口增速相对稳定。自日韩、中国台湾和东盟的进口表现稳健,与电子产业链相关。8 月,这些半导体产业链国家对总进口拉动2.3 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1.3 个百分点。

    8 月更值得关注的是对美欧进口的大幅回落。对欧美进口共拉动总进口0.1 个百分点,较7 月下降2 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和欧盟进口增速分别为12.2%和-5.3%,环比分别下降11.9 和12.4 个百分点。

    当下的进出口数据对市场有何启示?

    对债市来说,“强出口”支撑国内经济动能,可能会成为利率过快下行的短期阻碍。一方面,经济基本面预期的边际修正;另一方面,政策的力度与节奏预期可能也需要重估。

    但从中长期来说,经济偏弱与资产荒的格局不变,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对股市来说,偏强的出口下,出口相关与“出海链”仍有结构性机会。当下,出口已经成为经济的最重要动能与增长点。结构方面,出口相关的电子产业链等几乎是唯一的确定性方向,出口与“出海链”仍有机会。

    不过,从8 月数据来看,出口并非没有隐忧,进一步走强的持续性需要观察。

    其一,8 月出口回升或有“抢出口”因素,后续持续性堪忧。如果排除汽车较7 月的反常提升(0.54 个百分点),出口同比8.2%,虽然仍高于7 月,但低于6 月(8.6%)。

    且关税落地后,以及中国的反制措施,都可能损害后续出口表现。

    其二,海外需求虽不弱,但短期进一步走强的支撑可能也不足。8 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已经回落。我们前期提示出口关注新兴经济体的表现,8 月对东盟出口和对“新势力”国家出口表现已经分化,前者走弱而后者走强。背后的原因或在于全球制造业PMI 周期部分走弱。8 月全球制造业PMI、东盟制造业PMI 与巴西制造业PMI 均有所走弱。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复苏超预期,政策理解不到位,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