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分裂”的债市
复盘与思考:
9 月10 日,股市略微反弹,小微盘表现较为突出,债市则延续快涨趋势。上证收益指数、沪深300 指数分别小幅上涨0.28%、0.09%,中证2000 指数上涨0.62%,万得微盘股指上涨1.48%;中证可转债指数下跌0.48%;7-10 年国开债指数上涨0.08%。商品价格方面,基建地产类商品中,螺纹钢价格上涨1.58%,铁矿石、沥青、玻璃价格分别下跌0.07%、5.02%、2.25%;贵金属行情回暖,黄金及白银价格分别上涨0.43%、0.33%。
央行投放力度再加码,但难阻资金利率攀升。早盘央行逆回购投放规模提升至1860 亿元,由于到期规模仅为12 亿,净投放1848 亿元(昨日净投放880 亿元)。在央行连续三日释放大额短期资金的背景下,银行间流动性仍偏紧,R001 再上10bp 至1.99%, R007 则上行2bp 至1.94%,上午CNEX 资金情绪指数维持在56-57 点的高位水平,直至午盘方出现缓解。
观察资金日内走势,DR001 开盘加权值落在1.75%附近,但在央行逆回购操作公告前后,DR001 快速升至1.95%,并且高位横盘至下午4 点,尾盘资金略微转松,DR001 先后下台阶至1.75%、1.65%等点位,但全天加权值为1.94%,较前一日增14bp。交易所隔夜利率同样呈现“贵且稳定”的特征,GC001 开于1.94%,盘中围绕1.97%一线波动,尾盘波幅显著放大。综合来看,无论是银行间还是交易所,资金利率均持续上行,流动性压力较大。
存单发行成本仍然偏高。据各银行9 月11 日的存单发行报价,以1 年期存单发行利率为参考,各家银行发行成本多在1.97%以上,部分股份行发行利率达2.00%水平;6 个月及9 个月的存单发行成本同样维持相对高位,仅广发银行6 个月发行价格控制在1.94%。二级市场方面,1 个月、1 年期存单收益率分别上行0.02bp、0.25bp 至1.87%、1.97%,中间期限收益率均在下行,幅度在0.05-1.00bp 区间。
在资金利率全线上涨,银行存单发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现券连续两日维持强势行情,“割裂定价”愈演愈烈。上午或受利率点位偏低的约束,债市多头交易相对谨慎,中长久期品种收益率小幅下行;午后债市情绪开始回暖,市场对于“宽货币”落地的预期再次增强,各期限收益率纷纷下行。全天来看,7 年期及以内的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2bp-5bp,10 年期利率债行情略有滞后,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再下1.3bp 至2.27%,继续刷新2006年以来新低。
资金借贷、长债交易、短债交易,存单发行市场为何“割裂”?答案或是,每一类资产背后的交易群体,正在变得更加明确,更加单一。
首先是短端利率债市场,从近期的二级交易情况来看,随着外资买债实现久期升级,大行成为1-3 年国债的单一核心买盘,最近三周净买入487、789、928 亿元,由于大行本身便是资金融出机构,杠杆诉求整体不强,因此大行或可接受持续负Carry 的短债定价;此外,在8 月大额卖出长债后,大行天然存在补仓需求。
其次是长端利率债市场,基金、券商、其他资管产品组成的交易盘以及农商行是7-10 年板块的主要参与方, 交易盘诉求往往仅是博弈方向,获取资本利得需求,因此对于票面利率的感知相对较弱,随着上周五以来大行逐渐退出7 年左右的交易,周一至周二期间,7 年国债成为表现最优的品种之一。超长国债方面,随着9 月保险成本下调落地,其对30 年国债收益率的接受下限或也随之放低,保险在超长端的配置力量显著增强,也是30 年国债收益率能够突破新低的原因之一。
A 股小幅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28%,深证成指上涨0.13%。全天成交额5294 亿元,较昨日小幅放量90 亿元,较5 日均值仍缩量92 亿元。全市65%的个股实现上涨,较昨日的39%进一步上升。分市值来看,行情主要由小微盘股带动,国证2000 和Wind 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0.49%和1.48%,同时沪深300 和中证500 分别上涨0.09%和0.01%。风格层面,国证价值指数上涨0.02%,成长指数下跌0.03%(国证成长/价值指数以大中盘品种为主)。
分行业来看,科技板块迎来强势行情,SW 计算机、通信、传媒和电子指数分别上涨2.27%、1.84%、1.13%和1.00%,在所有一级行业中均排名前4。其中,华为概念表现突出,Wind 华为HMS 指数、华为鸿蒙指数分别上涨3.95%和3.42%,或是华为新款折叠屏手机发布引发市场关注;光模块表现出色,涨幅在昨日反弹后进一步扩大,或与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将于9 月11-13 日举办相关;此外,大数据、云计算、大模型板块也在科技行情的带动下显著走强。
如何看待由产业利好驱动的科技行情?短期博弈需关注止盈时点,追涨或需要全市行情配合。以8 月底以来的固态电池行情为例,在技术突破预期的推动下,固态电池板块自8 月28 日开始放量上涨;而进入9 月后,板块核心品种涨幅放缓,成交缩量,指向该板块进入博弈阶段;9 月4 日后,该板块开始大幅下跌。究其原因,或是大盘未形成上涨趋势时,市场对相关品种的定价不会持续提升。7 月无人驾驶概念的表现与其相似,在未来行情预期偏弱的背景下,板块上涨一周后压力逐渐显现。
而低空经济概念在2-4 月持续上涨,印证了在全市行情的支持下,追涨策略胜率相对较大。同时,彼时市场预期逐渐回升,板块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这意味着即使在市场右侧信号相对明确后参与,仍然能够获得相对可观的收益。参考Wind 低空经济指数,即使以3 月1 日为起点(市场已反弹近1 个月),至4 月1 日经历大幅震荡后为终点计算,区间收益仍能够达到18%,指向市场右侧信号明确后再参与或许并不算迟。
红利行情边际回暖,银行、石油石化和煤炭迎来反弹。8 月底以来,红利板块行情持续承压。在此过程中,银行板块受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期的影响大幅回调,SW 银行指数由8 月27 日高点迅速调整至3 月以来的低位;同时,煤炭&石油石化表现同样低迷,或与煤价&油价持续下跌相关。今日这些板块行情反弹,系资金在“高切低”思路下对其超跌价值的挖掘。不过,交运、钢铁、公用事业行情尚未明显修复,红利板块行情仍有分化。
往后看,随着上证指数逐渐接近2 月反弹前的低点,资金博弈上涨的情绪或将提振。2 月反弹前,市场博弈情绪浓厚,上证指数在1 月底由2750 附近迅速上涨至2900,随后在2 月初快速下跌至2700(最低价一度跌至2635),其间均伴随着成交的放量,最大单日成交额超过9000 亿元。对比当下,单日成交额仍处于5000 亿元水平,市场波动仍较为温和。若成交额明显提升,同时行情波动加大,或意味着市场的博弈情绪开始显现,缩量回调的格局有望迎来改变。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