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跟踪:计划年底全国碳市场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
事件描述
2024 年9 月8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提出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做好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
事件评论
计划碳市场年底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当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电力行业,2024 年7 月15 日印发的《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 年)的通知》提出目标2024 年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于2024 年9 月7 日在2024 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开幕式表示“今年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除了现有的电力行业以外,还将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本次《征求意见稿》的提出系为全国碳市场的扩围进行前期探索。
分两阶段将3 大行业纳入碳市场。2024-2026 年为启动实施阶段:1)推进节奏:2024 年为3 个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2)配额分配: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企业所获配额量与产品产量挂钩,不设总量上限,控制企业配额盈缺率在较小范围内;3)形成体系:制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搭建数据体系;推动重点排放单位熟悉相关规则。可见,2024-2026 年为3 大行业纳入碳排放体系的基础阶段,顺应“十五五”期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的趋势。2027 年起为深化完善阶段:从政策法规、数据质量、配额方法等多方面深化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方案具体措施:1)实施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对3 大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碳市场管理,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 1500 家,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 30 亿吨;2)开展核算报告核查:制定3 大行业核算报告和核查技术规范后进行关键参数月度存证及年度排放报告编制;3)实施配额管理:启动实施阶段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深化完善阶段推动单位产品产量(产出)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明确绿证有效期2 年。
文件明确了职责分工、账户管理、绿证核发、绿证交易及划转、绿证核销、信息管理及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明确绿证有效期2 年,2024 年1 月1 日(不含)之前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有效期延至2025 年底,预计短期内可缓和前期绿证抛售对整体绿证均价带来的压力。绿证制度的完善,利于垃圾焚烧、生物质企业现金流改善。
碳市场加速推进,关注碳中和带来的环保行业投资逻辑:1)通过碳市场改善行业现金流:
典型代表为瀚蓝环境、光大环境、三峰环境、伟明环保、兴蓉环境等;2)碳中和促进行业市场空间加速释放:再生资源类(如高能环境、卓越新能、英科再生等),电动环卫车类(如宇通重工、盈峰环境等);检测认证类(如华测检测、谱尼测试等),环境监测类,氢能类(如冰轮环境等),CCUS 类(如冰轮环境,仕净科技,龙净环保等)。
风险提示
1、政策推进进度低于预期;2、项目推进低于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