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哪些因素在支撑8月出口?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 年9 月10 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4年8 月,出口3086.5 亿美元,增长8.7%;进口2176.30 亿美元,增长0.5%。
整体上看:8 月份的出口增速(按美元计价)创年内新高,较上月提升1.7%,增至8.7%,显示外需阶段性仍有韧性。具体而言,尽管全球制造业PMI 承压明显,但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分化明显,发达国家普遍位于荣枯线以下,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PMI 多数处在景气区间,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存在,或是支撑本月出口超预期回升的主要因素。另外,高频数据显示8 月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加7%,8 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PMI 环比提高0.2 个百分点,显示与7 月相比,8 月出口量的出现了阶段性回升。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大选前政策前景的不稳定性、加征关税冲突以及地缘风险或推升航运成本,现阶段海外客户提前备货存储的概率仍较大,具体到出口商品类别上,汽车和其他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均创新高,同时指向全球半导体上行周期带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高增长。而8月进口同比增速出现回踩,录得0.5%,原因可能有两点:一,与7 月相比,进口大幅增长的基数效应大大减弱;二,国内制造业PMI 不及预期,叠加8 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内需乏力在量价两个层面掣肘进口增速。
出口目的地:我国对多个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出现分化态势,其中东盟、欧盟、美国、韩国、巴西、印度和中国香港已经连续多月成为出口增速的主要拉动力,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为负贡献。与7 月相比,8 月我国对多个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明显上行,其中对日本、欧盟、英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提高,特别是对日本、英国和俄罗斯的出口同比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对美国、东盟、加拿大、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出口降幅大幅收窄,对南非、澳大利亚和印尼出口增速小幅波动。
出口商品结构:8 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速仍保持相对高位,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农产品、纺织及制品的出口增速扩大,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及其零件跌幅收窄、玩具出口跌幅扩大,机电产品增速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增速收窄。主要的机电产品中,汽车、汽车零配件、医疗仪器及器械、手机出口增速扩大,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零件、高新技术产品增速收窄,灯具照明装置跌幅扩大。
进口:与7 月相比,低基数效应减弱,8 月进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踩。其中,钢材增速持续下滑与地产相关产业链表现相对较弱有关,与建筑链相关的黑色系商品需求明显不足;8 月国际油价回落掣肘国内原油进口增速回升;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的金属商品价格下跌或是导致铁矿砂、铜等商品进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继续维持高增长,尽管美国不断收紧对华半导体管制,但目前正处于全球半导体上行周期,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屡创新高,其“半导体效应”一定程度上仍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升。
结论:8 月出口增速在7 月基础上提升1.7 个百分点,按美元计价录得年内增速最高值。一,对欧洲、美国出口的同比、环比均出现明显回升,或指向欧美贸易商因担忧政策前景、地缘风险、关税冲突推升航运成本等因素影响,海外需求商提前储存货物概率较大;二,8 月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速大幅提升,出口商品主要支撑是电动汽车类,或表明美元降息周期开启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处于逐步复苏的趋势。理性分析,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或将减弱,大概率或在四季度逐步兑现。一是4 季度出口面临高基数的掣肘,二是海外补库周期偏弱,全球制造业PMI 继续停留在荣枯线以下,近期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或预示外需回落风险和补库周期逐渐结束。三是欧美对中国加征的关税逐步落地实施,同时美国大选不确定性也给未来出口蒙上一层阴影。尽管如此,我国对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份额的增加有望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
风险提示:美联储长期高利率、关税壁垒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