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耗材行业周报:国内医疗机构诊疗恢复 关注院内耗材需求复苏
核心要点:
医疗耗材震荡下行,上周下跌0.58%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6316.92 点,下跌2.05%,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14 位,跑赢沪深300 指数0.67 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报收3803.16 点,下跌2.7%;中药II 报收5867.65 点,下跌2.34%;化学制药报收9044.28 点,下跌1.32%;生物制品报收5265.61 点,下跌3.34%;医药商业报收4452.1点,上涨1.79%;医疗器械报收5497.62 点,下跌2.45%。医疗耗材报收4659.58 点,下跌0.58%。医疗板块震荡下行。
医疗耗材板块PE(ttm)30.34X,PB(lf)2.13X当前医疗耗材板块PE 为30.34X,相较上周环比下降0.52 个百分点,近一年PE 最大值为56.19X,最小值为22.71X;当前PB 为2.13X,近一年PB最大值为2.57X,最小值为1.42X。估值仍处在历史低位。
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1)2023 年国内医疗机构诊疗量恢复增长: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核算为90575.8 亿元,同比增长6.15%,人均卫生总费用6425.3 元,同比增长6.31%;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95.5 亿,同比增长13.5%;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30187.3 万,同比增长22.3%。(来源:国家卫健委)(2)人工耳蜗即将纳入集采:近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带队赴天津调研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期间指出,要加快推进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
(来源:国家医保局)
投资建议
近期医疗领域反腐行动继续推行,医疗板块部分细分领域受到监管冲击,行情出现波动。深化反腐的政策背景下,现阶段医保基金严格监管带来的波动性风险持续存在,近期耗材板块建议关注较少涉及医保支付的细分领域,如以海外市场布局为主的低值耗材上市公司。长期来看,耗材行业把握高刚需加高创新的发展主线,具备高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仍然是耗材企业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基石,目前国内医疗机构诊疗量恢复增长,并超过疫情前数据,结束了此前几年诊疗量与住院量波动甚至下滑的状态。在医疗机构诊疗全面恢复、院内需求复苏的大背景下,看好介入、植入、电生理等高值耗材细分领域的长期发展。
维持医疗耗材行业的“增持”评级。建议关注:(1)2024 年业务发展边际向好的低值耗材企业;(2)产品线丰富、创新程度高的电生理等高值耗材头部企业。
风险提示
(1)政策变动不确定性;(2)板块行情异常波动风险;(3)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