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信息点评:碳市场持续扩容 碳价有望再提升

戴元灿 2024-09-11 15:20:22
机构研报 2024-09-11 15:20:22 阅读

  事件:9 月9 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征求意见稿指出,分两个阶段做好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实现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优化碳减排资源配置,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在启动实施阶段中(2024—26 年)指出,2024 年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品产量(产出)挂钩,不设置配额总量上限,将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三大行业1500 家重点企业,覆盖30 亿吨直接排放。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管控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直接排放。水泥、钢铁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电解铝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和六氟化二碳(C?F?)。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 家,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30亿吨。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至2027 年全国碳市场预计覆盖范围约51-100 亿吨。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 家(发电行业),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 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 年度配额发放量分别为50.96 亿吨、51.04亿吨,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应清缴配额量)分别是50.94 亿吨、50.91 亿吨,分别盈余147 万吨、1298 万吨,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盈亏基本平衡。同时,重点排放单位共使用371.74 万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配额清缴抵销。据我们测算,若未来八大行业均纳入,中性条件下至2027 年温室气体预计覆盖的排放量可达51-103 亿吨,对应CCER 潜在需求约为2 亿吨至5 亿吨。

      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稳步上升。从交易规模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和125%。24 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量367 万吨,同比上涨175%。从交易价格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综合价格收盘价在50-82 元/吨之间波动。2023 年底,综合价格收盘价为79.42 元/吨,较开市首日开盘价上涨65%,较第一个履约周期收盘价上涨46%。2024 年4 月24 日碳价首次突破100元/吨。我们认为,欧盟碳关税日趋临近,各国通过产业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碳市场、绿证等措施以应对欧盟CBAM 带来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新形势。随着我国绿证与碳市场体系日趋明晰、完善,两大市场协调发展,实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长期看,我国碳市场与欧盟及国际碳市场望实现衔接,而当前中欧碳价差距较大,预计我国碳市场价格长期看涨。而高碳价将带动节能技术及节能设备投资机会的重视。建议关注:雪迪龙、瑞晨环保、百川畅银、蓝焰控股、山高环能、高能环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为了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多领域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有望全面实施,叠加碳市场建设加速,将给环保行业注入活力。2024年建议关注两大主线:1)高股息:关注垃圾焚烧及水务板块。资本支出下降,稳定运营现金流可支撑分红提高,从而提升目前低估值;2)经济复苏及碳市场建设相关子板块,关注资源循环效率提升、降本、降碳,建议关注:半导体附属装备、有色废酸治理、碳监测、环卫服务以及受益工业复苏的金属资源化。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碳价调整不及预计,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